鹹與維新的衝動,蘇州警察沒收了少女腳上的襪子說那是作案工具

來源: 齊風獵 2024-04-15 20:14: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067 bytes)

不知從何時起,國人自發組織起一場抵製洋服、洋節的運動,名曰:文化自信。

印象中,有一個很關鍵的時間節點。

2022年的那個夏天,蘇州市淮海街頭,一個妙齡少女身穿和服,在街頭拍照。

拍著拍著,叫蘇州市公安局獅山派出所的人民警察給抓走了。

人民警察說,穿和服拍照,涉嫌構成尋釁滋事罪。

人民警察沒收了少女穿的和服(應該是有其他衣服可以更換),沒收了少女穿著的鞋子和襪子。

人民警察說,這是作案工具,是犯罪證據。

襪子是作案工具?

要知道,蘇州市的淮海街可是日式風情街,這條街道上開設有多家日式料理店,提供日式服務。當年,這條日式風情街開張的時候,從上到下,從省裏到市裏,哪一個沒有享受過“阿裏嘎多”的服務?

我靠。

似乎就是打那之後,國人開始了文化自信運動,開始抵製各種各樣的洋節。

有很多人熱衷搞運動,一聽說有運動,就積極主動、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運動中去。就像是魯訊筆下的阿Q,鹹與維新。

就連一向以正統自居的胡錫進都看不下去了。

老胡寫道:“中國開放的城市裏不應該容不下一身和服。”

然而,像蘇州這樣開放的城市,還真得容不下一身和服。

現在看起來,熱衷於運動是一件十分荒唐、十分可笑的事情。

因為投身於運動中的每一個人,人人癲狂,人人瘋狂。

當真正清醒而又明白的人,對荒唐的運動提出批評的時候,那些為之癲狂,為之瘋狂的人,會堅決地、徹底地,毫不容情地,將那些清醒而又明白的人,徹底消滅。

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是為民除害。

像1958年8月發起的人民公社運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全國農村建立不到兩年的農業合作社多數被人民公社所代替,全國農村實現了人民公社化。在人民公社,從生產資料所有、分配製度、交換關係乃至社員的生活資料都強調一個“公”字,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是公家的。

像1958年-1960年的大躍進運動。這又是一場全國性的群眾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全國各地糧食產量坐著火箭往上竄,從畝產三千斤到畝產突破10萬斤,《人民日報》天天報喜,老百姓天天餓肚子。

這場大運動中,還有一場小運動,就是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家家戶戶砸鍋賣鐵,投入到煉鐵爐裏麵。煉出來的鐵,權且叫作是鐵,再製成各種鐵製品。然後再砸掉,再送回到煉鐵爐的裏麵。每一次回爐,都成為新鋼鐵產量。於是,就有了趕超英美鋼鐵產量的新紀錄。

像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

這個運動,哎,不說了,說起來都是淚。

每一個投身於這些運動的人,無不為之癲狂。

接二連三的運動,結果卻是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

今天說的,是另外一場瘋狂的運動,打麻雀運動,全國全民“痛剿麻雀”,成為人類曆史的曠古奇觀。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全國範圍內發起了“除四害運動”之消滅麻雀的全國性大規模群體事件。

1956年1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除四害》為題的文章。1月25日,《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再次提出除四害。

在曆史上曾經就麻雀的食性發生過激烈的爭論。1957年1月18日,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生物學家周建人在《北京日報》發表題為《雀是害鳥無須懷疑》的文章,就肯定:“麻雀是害鳥,害鳥應當撲滅,不必猶豫”。

注意,這個人的身份是教育部副部長、生物學家。

綜合判斷,認為麻雀以穀物為食,影響到農業生產,因而將麻雀定為四害之中的老四。

1958年2月12日,一篇《關於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將老鼠、麻雀、蒼蠅、蚊子作為四害,發動一個以除四害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全國以除四害為中心的運動進入高潮。

打麻雀運動的宣傳海報,在校學生也是被動員的對象。海報中的圖像為:男學生正在用彈弓瞄準麻雀,女學生則拎著被打下的數隻麻雀。

圍剿聚殲麻雀運動首先從四川省開始,四川首創“打麻雀”“大兵團作戰”方式。

天府之國曆來鳥語花香,是鳥類天堂。自1956年列麻雀為“四害”之一後,四川奮勇當先,獨出心裁地規定無麻雀標準是:

(一)所在地區或單位無麻雀窩、無麻雀飛、無麻雀叫。

(二)城鎮以居民委員會、農村以合作社為單位,全天看到麻雀2隻以下者,隻是“基本無雀”,並不合格。

1958年3月,四川省新繁縣麵為樣板縣——千軍萬馬齊吆喝,加上敲鑼、敲盆、敲尿桶、敲竹筒……嚇得麻雀飛過幾個田塊便墜下地來。

麻雀死傷慘重,試驗成功了!四川省“除四害指揮部”馬上召開電話會議,推廣經驗。

四川省敘永縣也創造了“吆麻雀”經驗:隻在一個農業社的範圍趕麻雀效果有限,必須在全縣範圍同時動手!四川省“除四害指揮部”決定對麻雀、老鼠都采取定時“全省統一行動”,並發出動員令。

成都附近郊縣資料記載了“滅雀大戰”的奇景:清晨5點,全縣出動19萬人次,根據高山丘陵地區的不同特點,采取掏、毒、套、打、煙熏、疲勞轟炸等綜合戰術向麻雀展開了總圍攻。4天的戰鬥,全縣男女老少,個個奮勇,人人當先,滿山遍野竹竿如林,紅旗招展,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在全縣範圍內擺下了21萬草人的疑兵陣,燒起了13萬堆衝天煙火,天上地下鋪設了溜子榨板等90多萬件工具,構築了天羅地網。戰鬥開始時,就采取萬箭齊發的辦法,吆吼轟鬧,喊聲震天,響器、鑼鼓齊鳴,使得麻雀四處逃竄,疲憊墜地為群眾拾獲消滅……

據《郫縣誌》記載,郫縣10萬人曆時3天,共消滅上百萬隻麻雀!以花園鄉為例,鄉黨委書記魏錫雲組織全鄉近四十支鳥槍,成立“火槍隊”,分成三個小組,巡視全鄉打麻雀。群眾與專門放假回家打麻雀的學生,以大社為單位,分為31個小組,指派專人包幹。男女老少,整天輪流看守,不斷吆喝。幹部分到各處嚴厲督促,農民上街趕場都得帶上竹筍殼,邊走邊吆喝,否則不準進場……他們有的搖竹筍殼,有的敲梆梆、鐵桶、盆子,邊喊邊打,到處“梆梆”“啪啪”“啊吼”之聲,加上火槍隊的“冬冬”槍聲,殺聲震天,要鬧到晚上。據粗略統計,全鄉7天共殲滅麻雀20多萬隻。

四川“打麻雀”的“先進經驗”被“峨眉電影製片廠”等拍攝成新聞紀錄片,全國放映。

這一“人民戰爭”的經驗,立即在全國推廣開來。

自1958年3月20日至22日,全省滅雀1500萬隻,毀雀巢8萬個,掏雀蛋35萬個。

隨後,天津、哈爾濱、杭州、長春、鎮江、北京等城市紛紛效法,這些城市到4月6日共滅雀1600萬隻。

北京自4月19日至21日,捕殺麻雀401160隻。

上海自4月27日至 29日捕殺麻雀505303隻。

截至1958年11月上旬,全國各地不完全的統計共捕殺麻雀19 .6億隻。

全國各地全民動員圍剿麻雀時,新聞媒體做了大量報道。

《人民日報》更認為,這是人類向自然開戰,征服自然的曆史性偉大鬥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文藝工作者也奉命謳歌“這場人類征服自然的曆史性偉大鬥爭”。

時任中國文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作《咒麻雀》詩一首,刊於1958年4月21日的《北京晚報》,詩曰:

“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

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風刮。

麻雀麻雀氣太暮,光是偷懶沒事做。

麻雀麻雀氣太傲,既怕紅來又怕鬧。

麻雀麻雀氣太嬌,雖有翅膀飛不高。

你真是個混蛋鳥,五氣俱全到處跳。

犯下罪惡幾千年,今天和你總清算。

毒打轟掏齊進攻,最後方使烈火烘。

連同武器齊燒空,四害俱無天下同。”

原來,大文豪郭先生還曾經是中國科學院院長。

在這場運動中,做法、規模、成績最突出者要算首都北京市。

北京召開了“除四害誓師大會”,成立了“首都圍剿麻雀總指揮部”,副市長王昆侖任剿雀總指揮,統一指揮三天的剿雀戰鬥。

剿雀戰開始前,組織居民觀看了四川新繁縣禾登鄉圍剿麻雀的紀錄電影,並用廣播宣傳車載著死麻雀行駛街頭,以此來調動剿雀大軍的積極性。

1958年4月19日清晨4時左右,首都數百萬“剿雀大軍”拿起鑼鼓響器、竹竿彩旗,開始走向指定的戰鬥崗位。830多個投藥區撒上了毒餌,200多個射擊區埋伏了大批神槍手。

清晨5時,王昆侖一聲令下:“開始!”

全市8700多平方公裏的廣大地區裏,立刻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槍聲轟響,彩旗搖動……房上、樹上、院裏到處是人,千千萬萬雙眼睛防空襲般警惕監視著天空。紮的無數假人、草人隨風搖擺,也來助威。白發老人、幾歲小孩,工人、農民、幹部、學生、戰士,人人手持武器,各盡所能。麻雀在天羅地網中亂飛,找不著棲息之所,有的被轟到施放毒餌的誘捕區和火槍殲滅區,有的吃了毒米中毒喪命,有的在火槍聲裏中彈死亡……

為了摸清“敵情”,“圍剿麻雀總指揮部”還派出30輛摩托車四出偵察。解放軍的神槍手也急馳八寶山等處支援殲滅麻雀。市、區總指揮、副指揮等乘車分別指揮作戰。

在天壇“戰區”,到處是鞭炮和鑼鼓聲,30多個神射手埋伏在殲滅區裏,一天殲滅麻雀966隻。在南苑東鐵匠營鄉承壽寺生產站的毒餌誘撲區,在兩個小時內就毒死麻雀400隻。宣武區陶然亭一帶共出動了2000居民圍剿麻雀,麻雀被哄趕到陶然亭公園的殲滅區和陶然亭遊泳池的毒餌區裏,在大半天時間裏,共消滅麻雀512隻。在海澱區玉淵潭四周十裏的範圍內,3000多人從水、旱兩路夾攻麻雀。人們從四麵八方把麻雀趕到湖心樹上,神槍手駕著小船集中射擊,被打死的、或疲憊不堪的麻雀紛紛墜落水中……傍晚以後,青年突擊隊又到樹林、城牆、房簷等處掏窩、堵窩,捕捉麻雀。

首都院校的廣大師生也參加了這次運動。中國科學院2000多名科學家和工作人員放下了手頭上的科研任務,參加“剿雀”大戰。這些知識分子和科學界的傑出人物,在“剿雀”戰鬥中也隻能用最原始的辦法。鳥類學專家鄭作新研究了—輩子鳥類,但從沒研究過如何“剿滅麻雀”,也隻能手敲鑼鼓扯起喉嚨鼓噪。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火箭專家錢學森也帶著響竿前往參戰。

這一場奇怪的剿鳥戰鬥,如不是1958年4月20日最權威的《人民日報》留下的真實記載,後人當視為天方夜譚。

據稱:從4月19日至21日,北京市300萬人連續突擊三天,共殲滅麻雀40餘萬隻。

該報稱:以每隻麻雀連吃帶糟踏糧食每年按5公斤計算,共可節省糧食200多萬斤。又按每年每對麻雀繁殖15隻計算,可節省1500多萬斤糧食。真是“不算賬不知道,一算賬成果真不小啊”。

中國第二大城市上海也不甘落後,4月28日傳來輝煌戰績:上海人民大戰一天,滅麻雀掏雀蛋共25萬隻。

在這場全麵圍剿麻雀的大戰中,全市布置天羅地網,在每個建築物上都安有草人、假人,平均每十平方米就設有一個驅趕麻雀的崗哨。

他們還要讓麻雀斷子絕孫,大掏麻雀蛋。

上海市先進生產者、上海鋼鐵二廠魯佛祥父子四人,跟著雀糞的痕跡搗毀600多個雀窩,掏到了750隻雀蛋和護蛋寧死不肯離窩的3隻麻雀。徐匯區的居民一邊轟趕,一邊把鴿籠開放,許多麻雀避進鴿籠被活捉。

曆次政治運動中,輿論導向至關重要。

一些文化人往往迅速以詩詞、歌曲、快板、等“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來鼓動。除了大文豪郭沫若的《咒麻雀》,以漫畫《三毛流浪記》而響譽海內外的張樂平,也創作了漫畫《天羅地網》,以寫實的筆法,記錄了1958年這場“剿雀”戰:戰旗飄揚、全民動員,人們爬在屋上、樹上,敲鑼打鼓、放鞭炮、呐喊鼓噪、槍打雀、貓咬雀。

各大報紙副刊“生活小知識”專欄裏,紛紛開設介紹幹炸、紅燒等烹製麻雀菜肴的方法,說清燉時加上塊天麻,還有獨特療效。

荒唐之事,惡果終現。

害蟲沒有了天敵,糧食嚴重歉收,發生極為嚴重的饑荒,三年自然災害來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