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成長中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和怎樣克服

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專家和書籍都認為你的童年經曆對你有著深遠的影響很多是無意識的,但會影響到你成年,中年甚至老年。二戰期間,軍隊裏什麽樣的領導能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團結自己的隊伍,保持士氣取得勝利?這樣的領導不見得有出眾的智力或體力,但通常是成長於溫暖家庭裏的男人,在困難時能做個有擔當的好領導。孩子們長大過程中,無條件的愛就像陽光對於植物一樣重要。可惜的是,很多父母自己沒有得到過,也不會給與孩子UNCONDITIONAL LOVE. 有條件的愛,沒管教的溺愛,不給回應的漠視,粗暴的對待,都會給孩子帶來創傷。

我最佩服的美國總統是林肯。他的成長環境可以說是在所有總統裏最差的:家境貧困,正式教育加起來最多一年。但是他的品格胸懷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童年雖然貧困,但是生母聰明智慧對他關愛。生母去世,有姐姐接著疼愛。到父親再婚,後母又是個有智慧對他關愛的人。所以即使父親混蛋,林肯成長時有3位女性的嗬護,為他成熟的人格打下了基礎。

你的成長環境塑怎樣造了你?DAVID BROOKS 說:問自己兩個問題:

  1. 在你家庭裏,什麽事情是父母教你一定不能做的?在我家,我媽不能容忍的是空手上門。走親訪友婚喪嫁娶,她都偏執到無比焦慮的程度。就是現在我回國探親,她都要控製我去看哪個送什麽禮。這就導致我不僅對送禮,對收禮也是負擔。收禮不好嗎?不好,因為這是有condition的,是期待更大回報的。這個感受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首先,它讓我對人有戒備:他人總是要來索取的,我還是保持距離比較好;這也讓我跟人交往的尺寸掌握不好,沒法區別誠摯的關愛還是客套,容易過頭或不及;對自己沒信心:我不配得他人的愛。
  2. 在你家庭裏,什麽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努力勤奮。是的,我必須努力,因為沒人可靠。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幹家務,努力帶娃。努力把我推到了現在的高度,我不麻煩人,不敢提要求,哪怕是合理的。我這樣就活成了個兢兢業業幹活的老黃牛。在職場在家裏,幹得多,也不見得招人待見。

你看,這兩個問題還真有用,像一束光,把我的一些習慣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

 

  • AWARENESS 隻是第一步。怎樣改正呢?說實話還挺難的。曆史的烙印所以稱為烙印,就是因為印得很深呀。童年時腦子可塑性好,成年了就有固性了。就像學外語,如果你在12歲之前學,可以學得純正沒口音。青春期後學,可以非常流利,但有口音。讀書有一點點作用。性格行為的改變,是要在關係裏的,在以後跟他人,包括跟朋友的互動裏得到滋養。朋友很重要,不求肝膽相照,能彼此信任互相關愛同行一段路,多難得。林肯一輩子就有很多朋友。配偶可以是很好的healer。但也可能對方指望你去治愈他呢。你也可以尋求專業幫助:但是大多therapist就是上班掙個工資單,沒有用心投入的治療是沒用的。

如果啥都沒有,那就從自己身上挖。 我朋友推薦HEADSPACE app, 每天冥想幾分鍾。有一段說:想象一下你在一個安全有愛的環境裏,你感覺怎樣?那我想想吧。我回憶起過往裏我得到的愛:想起姑媽慈愛的笑臉,舅媽挽著我的手去給我買鞋子;舅奶奶說這最後一塊瓜給我吃;外公說泡泡糖隨便你買幾個。好朋友說:你要出國了,我給你買了雙皮手套;同事說這雙鞋你會喜歡。朋友說我們約午餐。回頭望,溫暖,慢慢地從記憶裏浮起,我的心柔軟了。我也看到了我過去的剛硬,其實是掩蓋著下麵的軟弱。我想其他人,也是跟我一樣啊,受過傷,也有過愛,當你低迷的時候,好好想一想你生命裏的溫暖。而我,遇見你的時候,我會放下戒備,想看到你是怎樣的人?來自哪裏?我跟你的相遇,能給你一點溫暖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