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閑話215 - 《鳳凰湼槃》

來源: 巴郞q 2024-03-19 02:18: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934 bytes)

巴郎閑話215 - 《鳳凰湼槃》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秋遊故鄉散記》15

20231019 周四 陰雨 9 - 2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自2008年發生地震,到2023年的今天,15年已經過去。我們今天有幸路過映秀,自然是要親臨現場,觀瞻一番的了。

映秀位於崇山峻嶺懷抱之中的一塊平壩上,岷江從鎮中穿流而過。開車經過,可見道路寬敞,平直方正,布局合宜,車來人往。一棟棟具有羌族特色的民居或高樓,鱗次櫛比,整齊地分布在街道兩旁。街道整潔,店鋪不少,多為家庭旅館和飯館,都開在街麵,家家戶戶門前的大紅燈籠喜氣洋洋,碧綠的景觀樹上點綴著條條羌紅。或許是下雨吧,整個映秀鎮上沒有市鎮常有的喧囂,行人稀少。人客不多,店員們閑著,都從店鋪中跑出來,站到街邊吆喝,兜攬顧客。很難想象,這裏曾是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

昔日秀美古樸的映秀舊鎮,在大地震中毀於一旦,除了老照片外,蹤跡難尋。據說,震前的房屋,多是普通平房樓房,隻注重人居環境,並沒有考慮到防震措施。當地震發生時,這些房舍,在劇震崩裂麵前,顯得極度脆弱,如火柴盒一般,不堪一擊,紛紛坍塌毀壞,夷為平地。地震之後,還曾進行過追責,調查為什麽這些房舍類似豆腐渣,在天災麵前如同齎粉?但由於涉及麵太大,法不責眾,也由於追責扯皮拉筋,不符合安定團結的原則,虎頭蛇尾,最後不了了之。

如今這些道路、樓房、及相應配套設施,應該都是在震後重建的。考慮到這裏是地震頻發帶,建房首先要抗震,結實耐用。所以,所有重建房舍,均按規定抗震設計標準,在選址、設計、施工、監察等多個環節認真實施。在壓力之下,沒有人再膽敢偷奸耍滑、中飽私囊,房屋質量上得到保障。新的城鎮鄉村,從廢墟上重新崛起,而且比從前更高大,更漂亮,更壯觀,人們住在寬敞舒適的家園裏,過著寧靜安逸的幸福生活。

一一一一

看完漩口中學地震遺址後,我們來到鎮上飲食一條街東莞大道。街上,紅燈籠早已高高掛起,彩旗卷著絲帶飄在半空,見街頭上一棟三層樓高的羌式現代民居,古樸寧靜中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這家農家樂飯館外貌看著簡樸整潔,門前寬敞可停車,於是隨意地選了這家入內坐下,歇息吃午歺。不想機緣湊巧,卻是鬼使神差地,誤入了一家全鎮有名的網紅打卡飯館。

這家“博愛新村”飯館,說它有名,不是因為簷下挑出的酒旗和紅燈籠,外牆上各種羌藏民族風格裝飾圖案及多種盆景,堂內古樸的太師椅八仙桌及日用家具器物,以及廳堂深處供奉著的灶王菩薩和香燭長明燈等,而是因為它有幸接待過溫家寶和習近平兩位中央領導。

由於是淡季,飯點已過,飯館內頗為清靜,隻我們一桌客人。在老板推薦下,我們點了幸福酥肉、帶勁豆花、燉蹄花、臘肉香腸拚盤、山菇幹筍肉片、炒土豆絲,炒時菜,和竹生菌銀耳山茸豆腐湯等。

趁著等待之機,我們注意到,大堂前廳,牽掛著大字橫幅:“偉大領袖習大大與我們在一起”,正中電視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習近平總書記訪問該飯館的視頻,電視屏下麵桌上,放著石磨、炸鍋等物品,披紅掛彩,周圍牆壁上,則懸掛著許多與習總在一起的現場照片。

看著我們驚詫的表情和困惑的神態,端菜上桌的老板露出會心了然的笑容。他放下飯菜,隨既站在旁邊,娓娓道來,為我們揭疑解惑。

一一一一

老板姓楊,名仁剛,50來歲,本土漢人,生長於映秀舊鎮郊外。那年他剛成家立業,結婚生子,雖不富裕但生活小康吃穿不愁。卻不料地震突發,他家、鄰居家、整個區鎮、和區鎮周圍的鄉村,由於處於震中,都無一幸免地坍塌陷埋,淪為廢墟。絕大多數家人親友鄰裏鄉親,都來不及逃避而?難死亡,屍骨無存。

他、他老婆和孩子幸運,僥幸躲過了這一浩劫。可是,房倒屋塌,地陷坡裂,賴以生存的土地房屋沒了,今後怎麽生活是好?楊家站在廢墟上,嚎啕大哭,哭得嗓子啞了,眼淚幹了,全身乏力,軟癱在了破磚碎瓦塵土中。

或許是映秀民眾的哭泣感動了上蒼,地震災難上達天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不懼危險,於地震次日親自乘機進入地震現場。他站在楊家這片廢墟上,望著祖國和人民遭受的災難,麵色嚴峻,身姿偉岸。他不顧周圍餘震不斷,地動山搖,堅毅強力,沉著冷靜,與地方領導促膝討論,驗證抗災搶險之可行性。他統籌大局,指揮略定,泰山崩於前而不懼,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

在他的指揮下,三天內,聚集了15萬軍隊和誌願者,舍身救人抗災搶險,將民眾轉移至安全地帶,幫助民眾生產自救。在隨後的數月內,陸續有上百萬救助人員來到汶川,幫助災後恢複工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伸出援手,從人力、物力、財力、道義諸方麵,予以援助,生產自救,極大地減輕了災害造成的損失,在地震廢墟上重建家園。

十年後,曾經垮塌的建築已經重新立起,曾經崩潰的生活也已逐漸恢複正常,映月聖地常結彩,秀水青山永至祥,曾經滿目蒼夷的映秀,嶄新麵世。“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政府的承諾已然兌現。焚燒的鳳凰,從灰燼中涅槃,又傲立於文水之畔,翺翔在映秀天空,這結果出人意料,又似在情理之中。

一一一一

在政府的資助下,楊雲剛去外地學習烹調廚藝,又學會了當地臘貨製作,他和老婆一道,在擴建的映秀新鎮的飲食街上,開辦了自家的“博愛新村”飯館。

他踏實肯幹,誠信待客,真材實料,獨樹一幟,色香味形,很是巴適,很快就在當地豎立了口碑,回頭客不少。還有許多人,不顧路遠,慕名而來,專程到他飯館,品嚐他燒製的特色飯菜,生意很是紅火。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趁春節期間,在映秀鎮視察時,曾來到館內,在楊老板兩口子的指點下,一起體驗炸酥肉、打酥油茶、磨豆漿。習總轉動磨盤,笑著說:“很練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帶勁”,引起現場陣陣歡聲笑語。習總還拉家常問生活,關切詢問生意好不好,一年能掙多少錢。楊雲剛向習總匯報,收入養活全家6口人還有富餘。瑞雪兆豐年,貴客臨門好兆頭,楊老板與貴客一道,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習總在視察中強調:“災後恢複重建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展現了黨的堅強有力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要在推動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麵繼續發力,把人民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楊老板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個場景,也將永遠銘刻心中。他抑製住激動,向我們介紹了會見過程,努力地不遺漏任何細節。他將習總用過的石磨等物品陳列在大堂中,將會見時的照片掛在牆上,將會見視頻反複抪放,願將自家的快樂和榮光,與來館的客人分享。

“現在,我們的幸福酥肉、帶勁豆花遠近聞名。”跨過2018年來到2023年,飯館的經營收入翻了幾番,楊老板的生活雖談不上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但點點滴滴也足夠美好。他打算不再親力親為去操勞,將生意交給兒女打理,然後和老伴兒外出旅遊去,帶帶孫女……

不忘初心汶川正崛起,恩如玉液千家醉安康。今日之富足難離昔日救援之力,楊雲剛很感謝那些在他遇到困難時幫助過他的人。他說,他和映秀鎮上的居民們一樣,都懂得感恩。“飯店取名‘博愛’,就是時刻提醒自己,永不忘記黨和人民的恩情”,楊雲剛動情地說。

國家將地震發生的5月12日定為抗災防災日,汶川映秀則將其定為“感恩日”。每逢該日,當地民眾都要舉行儀式活動,一則紀念,二則感恩。

正如飯館旁的銘恩亭上所書:“義為人民方大同,情澤映秀永恩波”。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 記於 20231129

 

習總油炸酥肉以鍛煉臂力

 

映秀楊家博愛餐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