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人玫瑰

周末去城裏散步吃午餐回來的路上,我們在十字路口,如往常一樣,看到有人祈求施舍。我通常不會關注,因為我曾經聽過很多關於祈求者利用他人同情生活的故事。不過今天,我卻打開車窗,從一個中年婦人手裏買了玫瑰花。因為她的牌子上寫著:“我們正處於困難時期,急需幫助。我們有孩子要照顧。” 婦人身旁是一個大約3歲的男孩和5歲的女孩,孩子們在陽光下坐在地上鋪的一塊塑料布上。他們似乎並不關注媽媽祈求施舍的舉動。但是,孩子們本可以在享受讀書、玩耍的童年,而現在卻在街頭這樣坐著,實在令人憐惜。

這件事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是,當婦人把玫瑰花送到我手上時,她說:“感謝你,願你得到祝福(God Bless You)。” 我發現,她遞過來的玫瑰花也已經被細心的剪掉了所有的花刺。這是一次溫暖的交流。我希望婦人和孩子可以度過難關。我也很開心自己可以把幫助和善意傳遞給周圍的人。古語有“贈人玫瑰,手留餘香”(“The roses in her hand,the flavor in mine.”),我今天仿佛聞到了手上的餘香,我確實地感到幫助別人帶給自己快樂。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你,不妨也試一下。這種愉悅的感覺,很好。

最近在看《繁花》的時候,也聽到了這句話,說的是阿寶在甲肝流行的時候給一個日本商人板藍根。這個商人事後成為他的商業合作貴人。故事告訴我們,幫助別人也是給自己未來積攢資源的一種方式。《論語》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同一個道理。這種說法確實有點功利,但也是勸人行善的一個有效方法。人本是自私的,喜歡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從這個角度勸大家多幫助別人也無可厚非。

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一直非常困惑的是《農夫和蛇》的故事,如果我們幫助的是一條蛇呢?會不會反噬我們的善良呢?我們會不會助長惡的滋生呢?在幫與不幫的抉擇下,究竟什麽度才是適當的,其實現實中也很難有嚴格的界定。

當然,什麽是最好的幫助的辦法是“受人以魚”還是“受人以漁‘?我們的能力範圍是什麽?我們能幫多少?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我們不能隻是簡單的表達我們的同心,還更重要的構建更完整的社會保障係統和社會規範,讓這種事情不再發生,讓人們不需要再站在街道兩邊去祈求同情,也許這是更好的辦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