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粉坊跟豆腐坊,做這兩樣營生是能累死人的。
楊老太爺宗義一輩子生活在山東招遠的鄉下,因做粉絲的收入要比種地高許多,故此,他也開了一爿小小的粉坊。
粉絲製作繁瑣且耗時費力,楊宗義每日起早貪黑,卻因貨不摻假,再加上作坊規模小,因而競爭不過一些使奸耍猾的粉坊主,僅能勉強維持溫飽。
楊宗義做活十分勤力,因時常要拉著一輛驢車買貨、送貨,他將驢子的脖子上垂上一串鈴鐺,便放那驢子拉車行走,那驢子走熟了鄉間的小路,並不慌張,自是悠悠閑閑地前行,而他自己則蜷縮身子,靠在棵樹底下迷瞪片刻,眼合上了,耳朵卻張著,一旦聽不到驢脖子上那串鈴鐺發出的響聲了,他便爬起來忙跑一陣,待追上那驢車後再找棵樹或者院牆靠著打打盹。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春大旱,整個山東地區糧食歉收,綠豆的價格比往年高出許多,因此,許多作坊便開始用便宜的豌豆、蠶豆,甚至玉米在綠豆粉絲中摻假,而楊宗義堅持不改傳統方法,道:誠,信也。可他隻堅持了半年,到了年底,眼看日子就要維持不下去了,然而這狀況卻忽然有了轉機。
六月,八國聯軍發動“庚子之變”攻陷了京城,清廷逃遁西安,京裏的一位王爺逃難到了山東地界,後來輾轉到了招遠鄉下以避人耳目。這位王爺逃難之中不忘享樂,聽說龍口的綠豆粉絲名聞天下,然而他在王府中居然沒有吃過,便吩咐管家尋來品嚐。誰想,市麵上的粉絲大多以次充好,真正潔白光潤、銀光閃閃的上品粉絲隻尋到一份,後一查,是楊家作坊出產的。
王爺品嚐過用楊家粉絲做成的名菜“螞蟻上樹”,以及粉絲海鮮湯、涼拌粉絲海蜇後,對楊家粉絲的柔潤嫩滑、爽口宜人自是讚不絕口,興致來了,他居然還給楊宗義的作坊題了一個“玻璃粉絲”的牌匾。這一來,楊家粉絲一下子就出了名,以至供不應求,作坊也開始需要雇人添幫手了。楊宗義賺了錢便不斷買田置地,沒幾年便成了鄉裏首屈一指的地主。
可楊宗義卻愁眉不展,全因著楊家的後繼香火不旺。
婆娘趙氏18歲開懷,可一連生下4個閨女後,肚子就癟癟的了,好幾年不再有動靜,直愁得楊宗義幹活沒勁,成天悶聲不響地蹲地上吧噠煙袋。一年秋天,他跑去集上求了一卦,卦麵上說是“開花結果,文武雙全”。
世事難料,轉過年來,趙氏的肚皮竟然真的鼓起來,秋後就結了果,她生下一個胖大的小子來。想起年前算的那卦麵上的八個字來,楊宗義到這時才咂摸出點兒滋味來,敢情前麵的四個丫頭是“開、花、結、果”呀,不用說,後麵緊接著就是“文、武、雙、全”四個小子了。他心裏喜得沒治,便給這個翰字輩的頭胎兒子取了個大號,叫文,後麵三個兒子將以武、雙、全依次排下去。
可是,楊宗義的養兒計劃隻到了武便打住了,趙氏的肚子這次是真的癟了,連兩隻奶子也癟得隻剩下了兩層皺巴巴厚厚的老皮耷拉著貼在前胸,直到翰武都十幾歲了,楊宗義才徹底死了這份心思,好在有兩個兒子在身邊守著,祖宗麵前算是交待得過去了。
楊宗義嚴格按照那卦所說的去辦,將翰文送去學堂,後來又送他去東洋留學。翰文從日本回國後,村子便盛不下他了,他後來到了青島落腳,陸續開辦了綢布莊、錢莊等。
二子翰武雖從小習武,卻木訥安分,樂於守著祖宗傳下的基業過日子,楊宗義自是歡喜不盡。可這翰武盡管身子強壯,卻有一樣要命的短處,“不是個男人”。楊老太爺給翰武討了個漂亮的婆娘來家,小兩口八字合、脾氣秉性合,什麽都合,可就這床上的事情兩人不合。
新媳婦過門三年不開懷,婆婆自然難給好臉子看,每日冷言冷語、指桑罵槐,可這種事情讓她一個過門不久的年輕媳婦怎麽說得出口?實在熬不過去了,她好歹厚著臉皮跟婆婆講了,自己進門三年了還是姑娘身子,可婆婆卻不信,口出汙言穢語,責罵媳婦不守婦德不要臉麵,明明自己生不出蛋來卻怪公雞不會“踩蛋”。沒想到這新媳婦麵皮薄,被羞臊得想不開,夜裏就上了吊。翰武自感對不起這個可心的小媳婦,加上自己的確不行,便從此不準爹娘再提續娶的事情,一門心思練武、種地,這讓趙氏懊悔不已,不為那媳婦,而是為自家兒子因著那個吊死鬼兒女人斷了欲念,也斷了一脈香火的傳遞。
老大楊翰文娶的是臨鄉黃姓大戶人家的閨女做媳婦,巧的是,這媳婦也是進門三年沒開懷。楊宗義兩口子愁得心裏難受,黃氏的父親有財又有勢,這樁婚是萬萬不能退的,也萬萬退不得的。翰文在青島做生意,回鄉下老家來並不勤快,隔上仨、倆月才回來趟,住幾天就又走了,黃氏的肚子今年看看那樣,轉過年來看看還是那樣,弄得這老婆婆抱孫子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每次翰文回來,她便算著日子,事後過去跟黃氏打聽有沒有異樣,弄得黃氏因此而坐下了心病,心裏盼著丈夫回來,卻又十分害怕丈夫回來。再後來,翰文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呆下的時間也越來越來越短,直到有一天,翰文突然回來了,吞吞吐吐了半天才終於說了實話,他在青島娶了一房姨太太於氏,下個月就要生了。
黃氏聞聽,差點昏厥過去,悶頭隻是一個勁地抹淚兒,楊宗義氣得手抖,拿著煙袋鍋戳點著兒子半天說不出話來,隻罵了他一句,“王八蛋!”而趙氏則歡喜得一個勁兒地嘟囔,“老天開眼,菩薩保佑”。
三周後,回鄉下待產的於氏生下了個男娃兒,楊宗義見了孫子臉上有了些喜悅,感覺心裏好像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便給這長房孫兒取名伯軒,期待著伯、仲、叔、季這麽一直排下去,以圓自己那個文武雙全的美夢。
有了兒子,況且兩房太太都在鄉下,翰文便經常回老家來探望,因感覺對黃氏有愧,便與她更親近些。誰想,這黃氏竟然因此接連生下仲軒、叔軒兩個兒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