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沒回中國,大腦奇妙捕捉到與以前不一樣的地方,至少是與記憶裏不一樣的,相當於放大鏡看變化,而其中不少讓人印象深刻。
回到重慶,吃自然是無麻辣不歡。剛到姑爺家,為了倒時差,忍著想睡覺的感覺就加入大家一起吃午飯。家常菜,對他們來說沒什麽辣味,可是我們就有感覺了。雖然很想吃,也是心有餘力不足。傍晚重慶的幾個好友約了火鍋店見麵。一上來我就被震憾了:先是把沒有放水的原料給大家展示了一下。紅紅黃黃的一大盆,感覺原料不要錢的感覺。看著就被辣到了。考慮到我,同學還是弄了一個鴛鴦鍋,而我基本上都在白湯裏洗著吃。
接下來幾天婚宴,滿月酒,和各方親人的宴會其實基本上都是那幾種經典的菜,反複不同的演繹。剛上菜的時候覺得盤子很大,東西不少,但其實主要就是川菜裏的配菜調料,能吃的東西並不多,也算是不浪費。後來住到小朋友外婆家,被嶽父拉到外麵每天各種吃,吃了幾次就真的累了。後來總算“逃”出來和小夥伴泡溫泉,完了趕快去一家粥店,總算是清淡的中和了一下。說來有意思,我其實挺喜歡廣式和江浙的風味,並不太喜辣。後來去上海蘇州吃本幫菜,蘇幫菜,紹興菜更開心,因為可以吃出食材本來的味道。
到重慶的時候就在下雨一直到十幾天後我離開。中秋的圓月變成了當時的月亮,沒有看到。可是最大的驚喜是,雖然下雨,地上也挺幹淨的,完全不像小時候一樣黑色髒水到處都是,然後那時候行人道上的地磚也裝得不好,經常踩這頭而那頭就翹起來擠得髒水飛濺然後一褲子都是,走路就像在打超級瑪麗兄弟要無比的小心。現在街道的幹淨程度比六年前,幾乎是好了一個數量級。記得有人說過,不發達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區別就是下過雨後,街上的泥濘程度。感覺在這一點上,中國已經慢慢的靠近發達國家了。後來發現是每一段都有人在值守,幾乎是整個白天都在不斷的清潔。即使是二十幾年前上大學之前我就住的老房子周圍,下麵的小路也挺幹淨的。以前一些泥濘的黃土路也硬化了,基本上沒有裸露的泥土表麵,所以小路就不泥濘。基本上,現在做到了雨天也不用擦鞋了。
另外感覺就是樓房小區老化挺快的。六七年前看上去還是新嶄嶄的小區,感覺就已經變舊到看不出年代了。記得當時剛要搬入的時候周圍還十分清境,讓我們習慣鄉村生活的人感覺十分不錯。而我們這次回去的時候,周圍的煙火氣就很濃很濃了,外麵各種各樣的店鋪都已經開滿。步行十分鍾,就到幾年前開業的萬達廣場。這個廣場就像一個磁鐵一樣,吸引著更多的住戶,寫字樓和行人。可惜並不是我喜歡的。
(雲雨中的縉雲山)
更正麵的進步,便是廁所。雖然大部分設施的廁所仍然是蹲式,但總的來說幹淨不少。最可貴的是,不少地方都開始提供手紙了。雖然有時候是在入口的地方掛起來,你得記得拿幾張,並不是每個單間裏麵都有。而且不少地方擦手的紙巾都跟在國外用的一樣的規格。終於可以抓一把下來,把手好好的擦幹。那種舒爽的感覺了讓我感覺終於實現了吃喝拉撒都比較舒服的現代化。
國內的高鐵自然不說,上次回去就已經體驗了。這次最大的變化是電動車。感覺路上跑的小車有一半都是電車。而網約車基本上都是電車。那個體驗真是讓人“想吐”。基本上司機們都把便宜的電車當做高級跑車再用,幾十萬人民幣開出了幾十萬美元的感覺。綠燈一亮,一下衝出去。加賽的時候,立馬加速又停住。經常坐得有暈車想吐的感覺。聽同學講其實這些車質量不怎麽樣,但是多啊,電便宜啊,而且選擇也多,各種牌子樣子的都有。不像在這邊,基本上就隻有一個牌子。在城裏跑其實夠了,也不用擔心沒充電的地方,其實挺好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