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秋雨驟 - 四年後終回國 (1)

窗外,別墅的烏頂掩映著樹梢的翠綠,微風吹過發出沙沙的聲響。仲秋的江南雨天,風疏雨驟,"借問卷簾人"卻道桂花依舊。綠葉間怒放的金桂,銀桂和丹桂(花簇金色透紅),香飄四溢。這座過去三十年富起來的城市此時縹緲在風雨之中,秋老虎在滴滴答答的雨聲中蕩然無存。雨後的風吹進陽台間的紗窗,從洞開的落地長窗潛入書房掠過寫字台,涼爽撲麵而來,是悶熱天氣裏最令人愜意的感覺。今秋的江浙滬,天氣濕潤悶熱夾帶著長時間的雨水,樹木青翠遠未到"秋風掃落葉"的時候,和加州相比是綠洲和大漠的感覺,此時江南的濕熱讓人想念起加州秋天早晚的清涼。為一絲涼意,在江南的家中"獨上南樓",望斷綠林梢,彌漫的煙雨秋波像一壺老酒讓人陶醉。

雨打芭蕉,(圖片來自網絡)

每次回國,打傘在雨中散步是我這個加州歸客別出心裁的愛好。走在潮濕的人行道上,汽車在一旁駛過發出嘩嘩的水聲,雨水從頭頂的法國梧桐樹葉上滴落,砸在傘上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有一種文人筆下"雨打芭蕉"的浪漫。街頭的雨中漫步讓人想起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好萊塢電影《雨中曲》,男主人公手握雨傘在加州的雨中載歌載舞,成為歌舞電影的經典。加州的雨已不如從前,而《雨中曲》的盛譽不減當年。說起回國,上一次已經是四年多前的事了,看著眼下最正常不過的街景,很難想象這片大地曾經曆"清零"的桎梏封鎖。疫情幾年COVID肆虐,發生太多的事,多少人親人離世有家難回,家事天下事,宛如隔世。

中國風的"雨中曲"(圖片來自網絡)

回國過程一氣嗬成。浦東國際機場似乎僅剩下旅客集散的功能,商業氣息蕩然無存,疫情前的繁忙不見蹤影,機場停登機口的班機寥寥無幾(一架新西蘭航空,一架新加坡航空)。相比之下,中途轉機的台北桃園國際機場停滿了各大航司的飛機,從漢莎到國泰,從美聯航到全日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航站樓內空調給力,人氣十足,過道上座椅充裕,餐廳裏食客滿堂,走廊兩側商鋪林立。在商店買了五聯裝的當地茶葉權作禮品送人,店員彬彬有禮,輕聲細語, 對人民幣一樣笑納,讓結賬的美女不用找零了,她說必須要找,隻好接下找回的台幣,不確定是否回程還路過這裏,走了幾十米後見到一個有機玻璃義捐箱,就將那零錢投了進去。桃園機場的長榮航空VIP休息室說不上豪華,但舒適安靜,食品豐富。鄰座的老太太突然打開手機視頻,音量和機場廣播有一比,服務員走到她跟前蹲下,連比帶劃地問她可否把音量調小,老人意識到不妥,怪罪自己重度耳背的同時關閉了視頻。
 
台灣桃園機場航站樓的走道和店家

 
The Garden,長榮航空VIP休息室。以前回國基本上乘國航,這一次由於機票難求,選了長榮航空,須在台北中轉,卻得以第一次登陸台灣。


座位前屏幕的飛航圖上,福州和廈門,台北,新竹,台中和花蓮等兩岸城市清晰可見。

出發去舊金山機場前,用手機上的"掌上海關"App,點擊"健康申報",填寫完成後得到一個二維碼,下有一行提示"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 幾點幾分幾秒",截圖保存。由於時差16小時,到了台北機場二維碼過期,問題不大,App上重新申報即可。浦東機場過海關時在掃描器上一掃,申報信息被讀取,小屏幕上跳出一個綠色對號。至此弄懂使用"掌上海關"健康申報的全過程,它實際上是電子申報卡,同時有48小時的時限。

浦東機場下了飛機來到入境大廳,在指紋機上掃描護照,然後掃了左手掃右手,雙手大拇指同掃,等一切無誤,拿到二維碼紙條備用。外國人還要填寫入境卡,然後排隊等候辦理入境。在海關官員辦理入關手續時,必須再采一次指紋,一模一樣的過程(剛剛自采指紋拿到的二維碼成了多餘),最後護照上被蓋章放行。在飛機上填寫的動植物檢疫申報單無人查看和收繳,更沒有海關物品申報單填寫,過了海關取出行李,和疫情前一樣排隊把旅行箱和背包等放到一個X光機中作檢查,才最終從機場出來。

在國際到達大廳,接機的人在欄杆外一字排開,有的舉著紙牌有的東張西望,大多注視著從裏麵出來的旅客。我們事先已告知國內親戚不必來接,要先在上海市區住兩晚,一則可以很好地休息,二則把國內的電話複機(四年多來一直處於停機保號狀態)和更新銀行賬戶信息,因開戶時使用的護照早已過期,必須攜帶新證件到櫃台人工辦理。三則酒店辦理入住相當於完成外國人24小時內入境報備的規定。兩人拉著小行李箱去乘地鐵的時候,一個中年婦女向我們兜售出租車,價錢還比較合理,決定用她的車。到了通往停車場的路口,一個中年男人領我們乘電梯下到停車場,他用電話喚來停在附近的一輛SUV,一個年輕人坐在駕駛座上。後來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家庭出租車團隊,他們玩的是"流水作業",兩個中年人應該是年輕人的父母。出發前中年男人向我們收取了談好的車資。車子是一輛電車,車內幹淨清新,行使平穩安靜。大約50分鍾後,順利到達位於茂名南路/淮海路的上海花園酒店(日資)。
 
左:延安路高架,右:上海花園酒店大堂

 
左:從酒店房間俯瞰酒店花園的噴泉池,右:從花園酒店頂樓酒廊看浦西浦東建築群,近處是延安路高架。

至此,我們完成疫情後的回國行程,從辦理新十年簽證,購買機票,乘飛機越洋在台灣桃源機場轉機,四小時後飛往上海並在酒店住下,整個行程可以說是相當順利。想想那些在疫情中因必要原因,經曆各種坎坷回國的同胞,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勇氣和毅力,一位朋友曾被困隔離酒店很長時間,差一點買機票返回美國,好在他等到了突然全麵解封,得以一路北上去看望親人。在此向他們致敬!辛苦了, A job well don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