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中科大
陸宗偉(643)
我是中科大643的學生,也就是1964年入學,近代化學係(即三係)的學生,正規的學業隻完成了兩年基礎課,後來就被卷入了萬劫不複的文化大革命,直至1970年,才分配工作,在科大整整呆了六年!雖然社會上對我們這兩屆大學生頗有非議,但我覺得,盡管我們中隻有少數人能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既定方向上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兩院院士或王永民這樣的發明家,但是大部分人堅持在不同的崗位,發揚著科大勤奮學習,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在科大兩年打下的基礎,加上後天的努力,使我們能夠在任何工作中得心應手。
中科大的快速創辦,完全體現了58年大躍進的狂熱,但當時迫切希望祖國能在世界尖端,新興和邊緣技術領域趕英超美的心情,的確是全民族的願望,院係結合也確是一種新型有效的辦學模式。1963年,首屆學生畢業,校長郭沫若和陳毅、聶榮臻元帥出席了畢業典禮。當時的新聞報道吸引了不少學子。第二年,我就把中科大列為第一誌願,並如願以償。由於有中國科學院各所的大師為後盾,又抽調集中了一批青年才俊為教師骨幹,而且向科學進軍的口號激勵著全國學子,科大招收的各地生源質量都有保證,科大人以自己的努力成了當時一個順口溜的主角——“富北大,窮清華,不要命的上科大”。華羅庚、嚴濟慈、趙九章等科學院泰鬥都親自來校授課,甚至是基礎課。我們入學後一年,敢說敢為的劉達書記吸取麻省理工辦學特色,在全校推行靈活的教育革新,各係學生可按各人興趣愛好,自己選課聽課。學生們紛紛響應,我們班雖屬化學係,因為是物理力學專業,基礎課都與物理係一同上,因此,一些不甚喜歡化學專業的同學,就選擇了與我們一起上課。自由選課也增加了老師們的壓力,他們要更努力出色地授課吸引更多同學。中科大不愧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我們成為改革的首批受益者,不幸的是文革突起,擊破了我們的理想。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 Jay Sun 836
吳鈞 856 | 王 9015
投稿郵箱:kedashunjian@163.com公眾微信號:USTCMoment2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