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9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鏖戰幕府山 28

來源: 匝瑜 2023-04-28 05:03: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710 bytes)

28

 

日軍武漢攻略江南方麵是三個方向五路進攻,東部是廬山東西兩側的第101師團德星路和第106師團的南潯路,中部是第27師團的瑞武路,而西部向武漢正麵突擊的是第9師團瑞昌西部和波田支隊的沿江突擊。

波田支隊永井大隊依仗艦炮火力和毒氣支持,將第81師逼退至碼頭鎮朱湖和泥灣鋪一線,第81師師長展書堂下令決梁公堤引長江水阻敵。江水泛濫擋住了永井大隊,但是擋不住日軍長江炮艦的炮火。從8月27日起,日軍40餘艘炮艦在江麵排開,不停氣兒地向碼頭鎮第81師轟擊,鎮子內彈如雨下立成瓦礫。江邊獅子山陣地上,日軍炮火往複來回,第81師隻能挨打還不了手,隻有讓日軍炮火打光一次補充一次。如此傷亡一天重似一天,到了9月2日,第81師被徹底炸殘。

第81師師長展書堂出身貧寒,少時父母雙亡,在貧苦中掙紮無法活命,隻好將弟弟妹妹送與親戚,自己投軍吃糧,由此從一名副兵開始軍旅生涯。

展書堂作戰極其凶悍,又耐苦勞,源此步步升遷,1924年即升為韓複榘第1師第2旅第2團第3營營長,開始成為韓複榘鐵杆兒。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為了對付北洋政府各派勢力於是投向蘇聯,這招致了直、奉、直魯聯軍和晉軍的聯合討伐,20萬大軍大敗,倉惶混亂中各自逃生,展書堂所部300餘人和韓複榘失去聯係,不得已投靠宋哲元。

1926年馮玉祥五原誓師,韓複榘脫離晉軍歸隊任援陝軍第6路司令,但是戰事在即,展書堂無法立刻脫離宋哲元,隻能隨部出征。宋哲元所部在甘肅遭到土著軍閥所阻,特別是黃得貴萬餘人極其凶悍,抵抗極為激烈,宋部遭遇重創。宋哲元命展書堂所在團展開攻擊,但是士氣已奪,根本無法成軍,一經接戰就變成了潰散。宋哲元大怒,當即撤了團長的職,命令展書堂率領所部攻擊。

黃得貴得理不饒人,部隊展開攻擊,展書堂隻能先布置抵擋。黃得貴部隊衝至近前,展書堂赤膊上陣、揮刀迎敵、連劈十幾人!全營在此激勵下越戰越勇,黃得貴部膽寒潰退,宋哲元分兵抄擊,擊潰黃得貴部,展書堂因此功升為團長。

1927年馮玉祥“平定”陝甘,展書堂得以重回韓複榘所部,1928年全國部隊整編,韓複榘任第20師師長,孫桐萱任副師長,展書堂任第58旅旅長。

1930年韓複榘任山東省主席時第3路軍有孫桐萱第20師、曹福林第29師、穀良民第22師3個師。1934年第3路軍奉命擴編為5師2旅,孫桐萱第20師、曹福林第29師為甲種師;穀良民第22師、李漢章(先是喬立誌)第74師、展書堂第81師為乙種師,以及還有吳化文(先是雷太平)手槍旅、李宣德騎兵旅。

抗日軍興,第3路軍改編為第3集團軍,下轄孫桐萱第12軍、曹福林第55軍、穀良民第56軍。

韓複榘死後孫桐萱繼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曹福林任副總司令,二人將穀良民排擠出去,其所部第56軍被裁撤,部隊被二人瓜分,所轄第22師轉隸第12軍、第74師轉隸第55軍。

不過孫、曹二人也不搞不到一起去,這些人原先在韓複榘的壓服下都老老實實的,現在老大一死立刻鬧了起來,此次武漢會戰孫桐萱第3集團軍歸隸第9戰區,而所部曹福林第55軍卻在江北歸於第5戰區,所以第3集團軍現在僅有第20師、第22師、第81師3個師。

第81師去年德州就損失慘重,第458團全團覆沒。今年年初奉第5戰區李長官之命收複汶上,結果進城的5個連全部損失,而現在碼頭鎮第81師2個營又全部犧牲,部隊又在炮火下苦撐。部隊最怕這種成建製損失,這種損失最傷元氣。現在第81師被迫撤下,後又在陽新遭遇日軍第9師團,再次受挫。到了這個地步,第81師基本被打光。

武漢會戰結束之後第3集團軍調往河南,而展書堂卻向陳誠要求留在江南,這又是個人恩怨。孫桐萱與展書堂原為老同事,甚至結拜兄弟,不過那都是在韓複榘那個大家子裏的事兒,現在不同了,孫桐萱、曹福林、穀良民、展書堂這些原先的老弟兄都鬧起了分家。

現在孫桐萱的情況是可以失去展書堂但是不能失去第81師,因為這個第3集團軍隻有3個師,再跑了一個師的話隻剩下兩個師那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好意思叫集團軍了,自己這個集團軍司令也就混成了軍長,於是孫桐萱幾次向陳誠發報要求第81師歸建。

這些地方派係內部爭鬥,特別是第3集團軍的特殊情況,陳誠根本懶得去搞清楚,何況第81師也沒有多少兵力了,留下沒有多少作用反倒惹事,於是命令第81師歸建。展書堂隻能奉命,率殘部繞道鄂西北進入河南。到了漯河就傳來了消息,孫桐萱在鄭州大發雷霆,“展書堂人槍都打光了、還留這個師長幹什麽?要交軍法處槍斃!”

部隊作戰就會有損失,特別是碼頭鎮一仗,由於戰事發展,第81師與第3集團軍主力被分割,孤軍奮戰10天,這個情況孫桐萱很清楚,所以講這就是純粹找茬兒。

展書堂看到孫桐萱這個態度不敢再動,於是在臨汝駐紮,以觀動靜。展書堂也明白孫桐萱打的就是第81師的主意,自己隻有把住第81師再說吧。可是上級要收拾下級很容易,因為人家是上級。這個事情拖到1939年2月份就有了辦法,參謀總長何應欽到洛陽視察,孫桐萱通知展書堂到洛陽,“總長要見。”

這個就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啦,一見麵何應欽就宣布“現國防部決定擢升展書堂為軍長,候缺待補。”何應欽這句話一說完扭身就走,直接上飛機飛走了,扔下展書堂幹瞪眼。

第二天孫桐萱召開第3集團軍軍、師、旅、團會議,“鑒於展書堂已榮升軍長職,遺缺原第81師師長一職由賀粹之擔任。”

一般來說奪人權都用明升暗降的把戲,給一個虛位高職奪了實職,而這次孫桐萱直接奪權,根本沒有給展書堂安排任何職位。展書堂當即反駁為何要撤職?孫桐萱自然回答你都升了軍長了、如何叫撤職?

這個“候缺待補”的軍長是個什麽東西啊?展書堂與孫桐萱展開爭執,不過這都沒有用了,孫桐萱最後的話也反映了自己的心理也說了實話,“你的人呢?槍呢?死抱著第81師不放,還有什麽意思!”

話說到這個地步隻有吵架了,可是吵架也就沒用了,展書堂隻能回河南西華老家去了。如此一位抗戰將領就成了“候缺待補”的軍長,展書堂憂鬱成疾,於1941年1月29日開始吐血,2月3日身亡,年僅42歲。

第81師被炸垮,9月2日第2兵團命令第54軍第49師接替碼頭鎮防守,繼續挨炸。如此堅持到9月13日,日軍在瑞昌西部攻勢取得突破,第9師團攻克筆架山,波田支隊主力得以再次前進。同日沿江突進的永井大隊在此呼應下發動進攻,一舉擊破第49師泥灣鋪陣地進占碼頭鎮外圍。

14日波田支隊主力進至碼頭鎮南麵距離僅有十裏的西壟,與沿江突擊的永井大隊對碼頭鎮形成夾擊,第49師放棄碼頭鎮轉入鎮西丘陵山區既設陣地。

日軍第9師團、波田支隊突破瑞昌西部第52軍、第13軍等部防守後,第11軍認為中國軍隊“其指揮已有錯亂之征候”,所以有意實行“快速、果敢的追擊”,不過很明顯瑞昌西部的山地防守隻是開始,遠遠不是結束,後麵還有山地,中國軍隊必定會“利用山地逐步防禦”,“但軍考慮為使兩師團的氣勢高昂,於9月15日下達如下追擊命令”。

這就是日軍的指揮特點,明知道不可能實現也下達命令,不過如此胡鬧倒也有一定基礎,一個是中日雙方軍隊戰力懸殊,再一個日軍戰鬥精神極其旺盛,但凡指定一個目標就不顧一切向此奮鬥。還有一個就是日軍從來都有所謂“下克上”的傳統,上級命令有時候並不好使,現在的中日戰爭也呈現了這一特點,作戰部隊往往突破原定的作戰計劃、突破原定的作戰目標,擅自擴大戰事,搞的上級隻能追認。這樣看來還不如提前發布命令,能達到你們就去完成,完成不了那是你們自己的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