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1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鏖戰幕府山 20

來源: 匝瑜 2023-04-18 05:01:5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524 bytes)

20

 

“兵貴神速”就是一個“快”字,快進、快退、快打,連續突破、連續打擊戰果最好、犧牲最小,這個道理李漢魂你不是不知道吧?李漢魂在萬家嶺圍殲戰的指揮當中有重大紕漏,一個是沒有預備打援,再一個,“探報:當麵之敵不超過一個聯隊。”而9月29日薛嶽就已經掌握到了“第136旅團”,現在新情報和原掌握有出入,這裏麵到底是怎麽回事?日軍部署有什麽變化?

李漢魂對當麵敵情錯判,“其目的在於牽製我主力,也有一種摸探虛實和誘使我正麵出擊的企圖。”如此李漢魂的作戰方針與薛嶽、吳奇偉產生了偏差,“對於我們正在部署的總攻,這一方麵最好的對策就是用‘相持’,反過來拖住他。”

李漢魂與薛嶽、吳奇偉指示所產生的偏差極其莫名其妙、而且毫無道理,第1兵團從“抽調德星、南潯、瑞武三線的兵力”到萬家嶺、“所有地麵部隊包括現在德安左右兩翼有番號的兵團及其配屬的特種兵和臨時撥入戰序的人員全部由我節製調度。”難道是讓你“相持……拖住他”?

李漢魂在蘭封會戰中率領第64軍第155師克複羅王站、羅王寨之後聲名鵲起,不光是得到第1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的誇獎,撤退到武漢之後“曾一次請見蔣介石委員長,另一次則被召見邀同午餐。請見是屬於例行公事,被召見那次則屬於被垂詢豫戰感想、羅王一役友軍配合實況。”

這次午飯還有程潛、宋哲元、劉汝明、龐炳勳、侍從室第一主任林蔚、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他們全是在冀、魯、蘇、豫戰功彪炳或是直接參與了作戰部署和指揮的老牌名將。獨是我還算資曆不深、但剛好打過一次硬仗的人,卻蒙座上推重,尤其對廣東部隊此次隴海一線的表現備致嘉許。”

很明顯李漢魂這頓飯吃的是洋洋自得,“蔣委員長的午餐用中西菜形式,清潔簡約。”不知道是不是蔣夫人美玲親自下廚做的。

委員長一請吃飯這就算開了頭了,“陳辭公和何敬公也曾個別約過我午飯晚飯”。6月25日軍政部、軍令部聯合任命李漢魂為第29軍團軍團長兼第64軍軍長,“第64軍原轄第115師、第187師均按原有編製兵員整補,由武漢衛戍區會同軍需暑調撥,預備第9師即日起歸第64軍節製;第70軍李覺部連同所轄第19師、第91師、預備第6師全部改隸第29軍團。”

這下子第29軍團下轄兩軍六個師,這比一般的集團軍編製都要大,很明顯這個第29軍團軍團長就是個過渡,集團軍總司令就是等不了幾天的事兒了。李漢魂飄飄然起來,發展到今天,竟然不領會執行第1兵團、第9集團軍“兩個總部”打殲滅戰的作戰精神了,竟然準備“拖住他”!

這實在是太難以理解了!再飄也不是這個飄法、是不是?

難以理解就是疑問、有了疑問就扯出問題,《匝瑜定理》就是這麽一個路子。其實李漢魂並不是萬家嶺圍殲戰“所有地麵部隊包括……全部由我節製調度”的前敵總指揮,在白槎會議上已有分工,第9集團軍司令吳奇偉指揮第66軍、第4軍、第74軍負責圍殲、第29軍團軍團長李漢魂負責打援,其中第142師第725團守備箬溪以東之跑馬嶺、龍腹渡一線警戒陣地;第91師、新編第13師及預備第6師為第一線阻擊部隊布置於蔣家坳一線;第187師、第19師各1個旅及第139師1個團為第二線阻擊部隊布置於柘林一線;第142師(欠第725團)及第60師為預備隊,控置於彭崗、上盧地區。

這是一個完整的計劃,分工明確、責任清晰,薛嶽並不是“所有地麵部隊包括……全部由我節製調度”那麽托大。

“所有地麵部隊包括……全部由我節製調度”的說法出自李漢魂所寫的《鐵衣曾照古中原》。李漢魂好作詩,這個有關抗戰部分的回憶錄也用一句詩來做標題。“鐵衣”就是鎧甲,中原就是華北,現在贛北離著中原有點兒距離,遠點兒就遠點兒吧,白發還三千丈呢,跟詩人沒法計較這些。“古中原”不是指遠古或者是古代的中原,而是詩人為了湊那七個字楞加上去的。“照”就是照,“曾照”就是曾經照亮來著。總的說這七個字,意思就是鎧甲閃亮照亮過中原,也就是在中原征戰的意思,其實這七個字可以用“征戰中原”或者是“中原抗戰”四個字完全代替,不過少了詩意是不是?

《鐵衣曾照古中原》還有前傳,《我是沙場過客》,講述的是北伐的戰事。這些回憶錄是應“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敦請”所寫,其中《我是沙場過客》發表於第39至第41輯,而《鐵衣曾照古中原》“李先生寫就尚未寄出,蘧爾逝世。”

咱說實話,這十多個字裏隻有一個字俺不太認識,其他的倒是還算熟悉。好在手裏有一本小學生《新華字典》拿來查一查,果然找到了,不過沒有“蘧爾”隻有“蘧然”,是“驚喜的樣子”。

這個就比較難理解了,“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的編輯們不會聽到李漢魂逝世的消息、竟然是“驚喜的樣子”吧?

《新華字典》不行就《康熙字典》,結果康熙爺也說是“自得貌”——“自得”?難道“李先生逝世”是“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下的手?

哎呀呀,真煩人,“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肯定不是水泊梁山好漢齊聚的編輯部,繼續查!好在“蘧”大家用得比較少,隻有組成了幾個詞,“菅蘧、幾蘧、蘧廬、蘧寧、蘧蘧、蘧除、蘧車、蘧然”竟然沒有“蘧爾”這個詞!“蘧爾逝世”也沒有!

這腫麽辦?聽到“李先生逝世”的消息、“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的編輯們到底是什麽心理狀態尼?

其實“蘧”還有一個不常見的意思,當然本身這個字就是不常見,要不然俺這麽大半瓶子醋的學問也不認識是不是?這個不常見的字的一個不常見意思大概是從夢中驚醒的意思,不過“蘧爾”算是“首創”。這樣“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的編輯們的心理活動就好理解了,大概是編輯們正睡覺呢,結果被噩耗驚醒了。

好在這個噩耗不是世界末日,“後蒙李夫人吳菊芳女士將該遺稿寄來”,這也就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李漢魂生於1894年死於1987年,這篇文字也就是寫於最後的一、兩年,此時李漢魂已過90歲,文字還是如此清晰實在是令人佩服。不過“所有地麵部隊包括……全部由我節製調度”確實是吹牛了,其實隻有一半的“所有地麵部隊”。

武漢會戰之後李漢魂脫離部隊任廣東省主席去了,1939年12月又加任第35集團軍總司令,但是很快於1月辭去軍職,從此就算是徹底脫離了軍界。李漢魂為所謂的廣東“十虎”之一,是粵係的基幹力量,地方勢力在中央總是被壓製的,李漢魂源此逐漸和桂係走的很近,1949年李宗仁一上台就把李漢魂從海外喊回來任參軍長、內政部長,隨即都煙消雲散了。李漢魂回憶錄裏吹這樣一個牛,這樣推算下來,那些先佯攻、再總攻,爭取“拖下去”這些違背作戰常識的事情就好理解了,因為都是胡說。

李漢魂這樣寫回憶錄,原因是不是和桂係走得比較近、受了李長官的拐帶?反正匝瑜看李漢魂臨終回憶錄又有了新的感觸,不禁賦詩一句——“問世間回憶錄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俺的這句詩寫的不孬吧?

6日13時薛嶽下定決心圍殲萬家嶺,15時前敵總指揮吳奇偉下達戰鬥命令,“(1)各軍展開於金娥殿、公母嶺、小金山、張古山之線,於明日12時前完成進攻準備,16時開始總攻;(2)第66軍應置重點於右翼,向石堡山攻擊,奏效後向左旋回,以嗶嘰街、箭爐蘇、大金山為到達線,與第4軍及第74軍協力將萬家嶺、田步蘇之敵包圍殲滅;(3)第4軍應派兵一部向石頭嶺一帶遊擊,並掩護第66軍之右側,軍主力應確保現陣地;(4)第74軍向西北攻擊,左與第139師第715團聯係,防敵向南突進。”

吳奇偉的這個方案有問題,其攻擊主要力量為第66軍,也就是其直轄部隊,“向石堡山攻擊,奏效後向左旋回,以嗶嘰街(背溪街)、箭爐蘇、大金山為到達線”,這相當於差不多單靠第66軍就從西到東把萬家嶺一帶徹底打穿,等於是要趟過第106師團預備隊第147聯隊、師團司令部、輜重兵聯隊、再抄擊第136旅團後路,可是第66軍在星子已經血戰多日,損失慘重,戰力大打折扣,有沒有一半還是個問題,完全不可能完成這一目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