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承諾過原創版的同行們,聊一聊我給小說人物起名的心得。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1. 從聲音著手
一說起給人“起名”,也許大部分人都會先想到名字的“意思”,其實不然。名字的意義固然重要,但是聲音是排在意義之前的,因為名字首先是給人叫的。可以這麽說,無論意思上再妙,如果叫起來別嘴,這個名字就隻能哢嚓了。現實生活中給孩子起名,由於姓是不能改的,那就隻能放棄這個名。小說裏的自由度要稍微大一些,實在喜歡這個名,還可以換個姓。
關於聲音呢,先從聲調說起。如果追求的是響亮,那就用二聲結束,比如“李強”就比“李毅”響亮,“曉蘭”就比“曉芳”響亮。是否響亮並不由音調完全決定(下麵還會說),可音調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當然並非每個人都喜歡響亮的名字,較為含蓄的性格或者更現代的一些名字,往往會刻意避開二聲,而采用更低調的一、三、四聲。所以給小說人物起名時,要從時代和人物性格(以及父母的階層)來考慮。
除了聲調,還有發音的方式。一般來說,嘴張得越大,名字也越響亮。同樣是二聲,“曉蘭”比“曉芸”響亮。如果要含蓄,就得找收攏嘴的字。當然含蓄也是由意思決定的,這裏隻談發音。
2. 時代與文化
看到沒,“意思”連第二也排不上,因為小說的作者不應該代表自己去給人物起名,要考慮一下現實中給這個人起名的會是誰。打個比方,這個人物自己很有文化,而父母沒讀過書又指望著他飛黃騰達,那這個人如果從小就有一個高雅或淡泊的名字,就不合常理了,除非父母請了鄉裏的大德或秀才給起的。
所以名字與其說反應一個人的性格,其實更大程度是反應了這個人的出身,他的原生家庭和社會階層。古龍這點做得非常出色,原本是世襲家族後來落魄的,會給起一個高雅貴氣的名字。屌絲逆襲的,讀名字就能讀出來。
然而就算是同一階層,時代變了,這個階層的人起名也會變,這是常理,不用我多說。人們價值觀和審美觀隨時代的變化是相當巨大的,幾十年前,女人要賢惠,男人老實,這放到今天都是被嗤之以鼻的。這些都準確無誤地反映到了起名上。拿女名舉例,“惠”,“桂”,“翠”,“鶯”,這些都是舊時代的名字。“佳”,“嘉”,“家”,“祖”,是新時代的名字。
3.意思
終於說到意思上了。假如將上麵的因素都滿足了或者可以不考慮,那麽意思也有三種處理方式(都是我胡編的啊,別當成教科書)。第一種是最常見的人如其名。比如“吳嘯江”,如果你告訴我這是個弱不禁風的小瘦子,會有些突兀。“廖紅軍”是個嘴甜的暖男,也會有些不適應。
除了反應性格,第一類裏也包括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命運的名字。講了半天,舉些例子吧,我在《魅羽活佛》中給下列這些人物起的名,大家看看是否和這個人的描述相符。
蟄淵:道觀觀主。
梓溪:寺廟方丈,然而此人心性比較小,名字也能多少反映出來吧?
剪燭:也是和尚,但又是財迷。
富鳴忻:有點傻的大方臉。
殞擢:刺客。
席賓:軍隊裏的少校,然而不是傳統的武官,以情報為特長。
琴鶴:叛徒。這個這個不用我說,此名已經被玩壞了。
萬疆:鬼道尊者。
崇輔:老奸巨猾的宰相。
……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也就是這第二種——名字和人是反著來的。原因可能有多種,比如你在寫喜劇,要的就是這種幽默效果。比如這個孩子同父母的價值觀十分不同。比如屌絲逆襲,等。也就是說,當然可以“名不符實”,但一定要給讀者知道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可現實往往是不講理的啊?”你問。
“對的,”我答,這就是現實和小說的區別。“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 Fiction has to make sense. ” (Tom Clancy)
現在說第三種,就是從名字裏啥都看不出來的,我其實挺推崇這種的。比如我曾給一個很小的配角起過“黎青”這個名字,可能是個純真少年,也可能是深藏不露的大壞蛋,這種暗示不多的名字,其實更有“發展前途”,嘿嘿。不過一般說來,作者們給主人公起名時,還是免不了帶情緒和喜好的。
4. 怎麽起?
最恨那種講完道理後,不告訴你“怎麽去做”的文章。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如果你把這個人物的性格和發展都吃透了的話,一般不需要刻意起名字,名字自然而然就到了嘴邊。說著有點神,但就是這麽回事。
當然我們不可能對小說中的每個角色都如此費心,如上所述,我會先定“聲”。定一個你想要的聲音,然後用拚音輸入法,看看這個聲音裏有沒有合適的字。實在不行再換聲音。我有一半的人名是這麽起的。
再不行的話,去網上搜“姓名生成器”。注意,並不是說這些網站隨即產生的,你就能用。我基本上沒有直接用過任何隨即生成的名,但是在我沒有靈感的時候,掃一堆各式各樣的人名,能給我帶來啟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