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1 血壯山河之蘭封會戰 中央開花 7

來源: 匝瑜 2022-12-15 04:59: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091 bytes)

 7

 

宋希濂是非常聰明的,很明白自己的怠戰給蘭封會戰帶來的後果,於是手忙腳亂、馬不停蹄在回憶錄裏做手腳,生怕馬失前蹄露了馬腳,

1、編造“大約是21日或者22日”桂永清、邱清泉“正好遇著敵軍步騎兵一百多人”的小勝仗,掩蓋自己前三次儀封連敗三次,把責任推向別人;

2、把自己22日收複儀封的日期提前一天,也就是提前24小時,這樣自己的行動就早於攻擊命令12小時,而不是推後12小時;

3、為了彌補這12小時的漏洞,宋希濂繼續編造“二十二日上午,我和第六十四軍軍長李漢魂在儀封東南端的一個村莊舉行會議,並和薛嶽通了電話。”實際情況是22日上午宋希濂尚在紅廟或者剛從紅廟出發準備收複儀封。至於和李漢魂的會麵,此時並不存在,《陸軍第七十一軍蘭封會戰戰鬥詳報》記錄,“二十二日夜,宋希濂由野莊赴白口第一五五師前哨營,與李漢魂聯係,並與薛嶽通話。”宋軍長編起瞎話來真是虛虛實實,確實深得用兵之道。

4、“二十二日下午三點左右,第六十四軍在左,第七十一軍在右,開始向西前進,很快就與敵軍有了接觸。”22日下午,第71軍主力尚在收複儀封的戰鬥中,宋希濂所杜撰的這一段應該是23日發生的,其實此時第64軍早已不管不顧向西追擊日軍去了,留下宋希濂一個人“二十二日晚上,我徹夜未睡。”

5、“二十三日我兩軍繼續向當麵之敵攻擊,敵軍因兵力不夠,收縮防線,自動地放棄了一些村莊。這一天的戰鬥,兩軍都獲得了一些進展,但因敵軍火力猛烈,我軍的進展還是有限的。”宋軍長在回憶錄裏繼續拖住第64軍為自己彌補漏洞,自己怠戰也要拉住別人一同擔當責任,即便如此費盡心機也很勉強,日軍“兵力不夠,收縮防線,自動地放棄了一些村莊。”如此還是“火力猛烈”,所以“我軍的進展還是有限的。”宋軍長,請教您一個問題,日軍“兵力不夠”的“ 火力猛烈”這到底耍的是什麽把戲?

真是難為宋軍長了,就這樣一步步總算把自己推遲行動的12小時給搞回來了。在回憶錄裏如此搞得這樣嚴密的還真得說宋希濂是頭一份,即便是回憶錄大神李長官在這一方麵也是差得太遠了,揮灑得過於雲山霧罩不是?還是基層上來的年輕同誌有希望啊,紮實。

咱說這話也不是沒有根據啊,1959年第一批特赦釋放的戰犯共33名,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是10名,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鄭庭笈、宋希濂、楊伯濤、陳長捷、邱行湘、周振強、盧浚泉。

這第一批被特赦,恰似金榜題名,也不是那麽容易搞得到的,差不多祖墳冒青煙的功德才能混得到。您想想,這功德林裏還不都是被活捉的精英?幾百個精英裏再選10個,這不是殿試嘛?這裏邊杜聿明名氣最大,毛偉人曾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當時不投降今日把你活捉,昨日鬼、今成人煥發青春,是不是?給海內外的敵對勢力看一看活生生的例子,到底是投降好還是活捉好?禦筆欽點,頭名狀元!

王耀武,滑頭,少時做過店夥計,會打仗又會察言觀色,所以在國民黨混得很好,平步青雲,當然,這個店夥計的察言觀色用在新中國效果也不錯,多說幾句好話寒毛也少不了一根,賺了你的銀錢才是硬道理,榜眼!

曾擴情,1924年黃埔1期畢業後分配在軍校學兵隊任見習官。1925年春,周恩來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曾擴情任政治部編纂,上下級老關係呦。1928年3月,黃埔同學會在南京召開全體大會,會員7700餘人,曾擴情任幹部委員兼書記長,為蔣介石十三太保之一。差不多黃埔1期的畢業證就是國共兩黨通吃的免死金牌。曾擴情後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政訓處處長,1935年8月政訓處奉命改為軍委會西北分處,配屬以張學良為副總司令的西北“剿匪”總司令部,曾擴情任處長。周、曾二人私交甚好,“西安事變”後肇事者焦頭爛額,沒辦法讓曾擴情向南京喊話,讓南京來人打破僵局——綁了票、家屬不搭理這還玩兒什麽玩兒,是不是?有功,探花!

鄭庭笈,抗日名將,1937年山西忻口重傷,1939年昆侖關擊斃中村正雄,不過這些都比較扯淡,在特赦榜單上不能加分,關鍵是同宗大哥鄭介民,此時正任著“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局長”,這個、這個——還是很有用的吧?是不是?誰也保不齊不被人家抓了去是不是?二甲,賜進士出身。可是沒想到啊沒想到,12月4日宣布的特赦,12月11日鄭介民心髒病死了,連休息日都算上也就一個星期!這也太不給麵子了吧?這個、這個——不好再抓回來吧?

楊伯濤,從業經驗是黃維兵團的第18軍長被俘。朝鮮戰爭爆發後,此公積極支持誌願軍作戰,撰文《美軍作戰之研究》供臨陣磨槍;除此之外積極上鍋台炒米炒麵,一邊翻動鐵鏟一邊翻動腦筋,《為抗美援朝中國人民誌願軍炒幹糧》:

調和鼎鼐倍辛忙,為最愛人爨餱糧。

隻緣此身罪待改,心逐米粒到戰場。

晝颺烽煙夜燭天,揮汗酣戰灶台前。

千杓萬鏟渾意倦,大同江畔報敵殲。  

八句話、兩個韻,還不錯哈?要不說啥都得整材料總結提高呢,別說提拔晉升樹典型,就算是減刑也是有用的,再加上是侗族,少數民族、政策傾斜一下哈,二甲,賜進士出身。不過,支持自己的部隊抗擊外國軍隊總是對的,這在這次特赦裏是沒啥可說的。

其實還有一位不在這個1959年功德林特赦10人名單裏,原第12兵團司令、第85軍軍長吳紹周,抗美援朝爆發後與楊伯濤一起撰寫《美軍作戰之研究》,直接提出近戰夜戰,以戰壕工事抵擋美軍優勢火力,誘敵深入、精準圍殲,吳紹周提出的這些戰術被誌願軍直接加以運用。1952年吳紹周被提前釋放,這可是在1959年特赦前的7年啊。

陳長捷是個死硬分子,特赦?做他的春秋大夢吧,八輩子也別想輪到!不過傅作義不是要死要活給說情嗎?哼——給個麵子!二甲,賜進士出身。

邱行湘,整編第206師師長洛陽被俘,當然石牌要塞保衛戰血戰七晝夜啥的也不能算加分項。不過這個整編第206師是青年軍,是蔣經國太子的基幹力量,經國先生以國防部預備幹部局局長的身份,掌握了青年軍政工的全部人事,很明顯是儲君,這個是麵子還是留一手,是不是也值得考慮一下?二甲,賜進士出身。

周振強,被俘時任浙西師管區中將司令兼金華城防指揮。此公被俘比較搞笑,雖然是金華城防中將指揮官,其實根本沒有力氣守城,解放軍兵不血刃都進了金華了,周振強還沒打定戰和主意就在家裏門縫裏看見人家都開始逛街了,這才最後下定決心投降,於是換上便衣出門逛街找人家接洽。別說買彩票,就是投降也是運氣太差,剛出門碰上幾個自己司令部的士兵,於是幾個當兵的一條索子捆了自己的司令投名狀去也。周振強基本上沒有什麽加分項、也沒有什麽不加分項,估計還是早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衛士打下的關係,如今男主人雖說早已不在,這不是女主人還在嗎?二甲,賜進士出身。

盧浚泉,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8期,1948年任國民黨第6兵團中將司令官,與範漢傑在錦州一同被俘。被俘後遵命動員守衛長春的第60軍軍長曾澤生起義,這也算是大功一件。不過功不功的無所謂,盧浚泉也看不到眼裏,因為盧浚泉還有一個侄子混得還不錯。1949年12月9日,盧漢率部起義,雲南解放。從此盧漢曆任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並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常務委員等職。有這樣的侄子還說啥功不功的?二甲,賜進士出身。

宋進士和以上各位比起來真是要關係沒關係、要門路沒門路,完全靠自己努力乖巧獲得的啊,看看宋進士的卷子——《我在西南的掙紮和被殲滅經過》——不用看內容光看題目就夠討喜的了——賜進士出身!

如此,宋進士在回憶錄裏費盡心思彌補12小時推後進攻日軍的時間,回憶錄比作戰方案搞得還嚴密,而實際上是宋希濂和桂永清大鬧意氣、對日軍的屁股毫無興趣,如此土肥原賢二率領師團主力向西突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