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幸福的日子也總是讓人覺得過的很快。
時間很快就到了2010年,沈家早己搬出了糧食局的家屬院,因為沈家兄弟倆分別在外麵買地建了各自的房子,一人一幢,一牆之隔,成家之後的沈老大沈老二偶爾也會有予盾,比如老大媳婦覺得老大曾經為家裏付出太多,以後就不必再管家裏的事情了;老二媳婦則覺得老大家身為長子咋成了甩手掌櫃,怎麽都是老二你負責家裏的事情?諸如此類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過總體來說沈老大沈老二兩兄弟家還是算關係處得不錯的了,自從兩兄弟結婚以來,每逢過年過節都是一大家子人整整齊齊在一起過,從來沒有分開過。
沈老二很早就開始學做飯,他的廚藝是家裏最好的,久而久之他便成了家裏當之無愧的大廚。沈老二夫妻倆平時做了個什麽好吃的,大哥大嫂不一定會叫,但沈老大家兩個兒子是一定不會落下的。當然兩個孩子跟叔叔嬸嬸的關係也不錯。沈老大家孩子從外地回來,掛念他二叔家吃的一定不會比掛念他媽做的吃的少。
沈老二時常自嘲自己開的是沈家食堂。
沈老大和沈老二兩家的四個孩子相處得更是像親兄弟姐妹一樣。
沈媽媽號稱自己對孩子們都是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她誇張的說:"我連對他們兩家養的狗都不厚此薄彼,一塊肉皮子,我都要給它平分成兩塊,老大家狗吃一塊,老二家狗吃一塊。"為的就是孩子們能和睦相處。
沈爸爸和沈媽媽住老二家的頂層,老兩口自己開夥,一直到沈爸爸去世。
三妹四妺大學畢業各自有了自己的家。
沈爸爸是2010年的聖誕前夕走的。
在此之前,沈爸爸因為貪玩麻將,有一次玩得暈暈乎乎回家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至此,原本就不是那麽健壯的沈爸爸,身體每況愈下,到他離開前的兩三年,他已經不認識人了,生活幾乎不能自理,一直都是沈媽媽在耐心照顧他。當然,沈媽媽照顧沈爸爸的同時,住在附近的沈老大沈老二兩家肯定也是要經常幫忙。
所有人都認為如果沒有沈媽媽的照顧,摔過一跤的沈爸爸是不可能活到八十多的高齡的。沈媽媽對沈爸爸的精心照顧,讓很多人都很佩服。
沈爸爸和沈媽媽之間的感情,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沈爸爸雖然不管事,但在對沈媽媽的態度上卻是相當容忍,有時候沈媽媽生氣了,隻要是沈媽媽一發火,沈爸爸一定是悄悄呆在一邊,絕對的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大不了,一趟跑別人家打麻將去,打到快要吃飯的時間,估摸著沈媽媽氣也消了,他再回家。
平時沈爸爸很親熱很討好地叫沈媽媽“爺啊爺的"
沈媽媽高興的時候罵他:"沒個老人樣,神經病。"不高興的時候索性理都懶得理。
沈爸爸摔倒後,因為沈爸爸不願意住醫院,所以沈爸爸沒有住過一天醫院,都是在家裏護理。按照沈爸爸摔倒的情況來說,如果護理不好,是要重風的,沈爸爸不僅沒有重風,好起來後,開始的幾年是可以走路的,隻是到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沈爸爸才開始失意,不太認識人的,到最後的時候沈爸爸誰都不認識,就隻認沈媽媽。
沈媽媽有時候不耐煩也會罵他:
"我真是前世差你的喲。"
罵歸罵人還是精心照顧的,到沈爸爸快要離開的一兩年,沈爸爸不僅失意,甚至連大小便都不能控製,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將近八十的沈媽媽在照顧他。
沈爸爸過世的時候八十三歲,沈媽媽沒有流一滴眼淚。
沈媽媽現在將近九十歲了,身體健康,能走能動,眼睛好到可以穿針引線。平時喜歡寫寫畫畫,每天堅持做養生操,五音不全還愛唱歌,當然也看電視,沈媽媽愛看的電視,除了《新聞聯播》,便是《曆史上的今天》,電視劇隻喜歡看抗日神劇,沈媽媽不喜歡看宮庭劇,特別討厭看愛情片,不知道什麽原因?但《紅樓夢》《西廂記》她年輕時候是研究過許多遍的。這一點三妹四妹都可以作證,因為在農村的時候有老師就笑沈媽媽家三個人做四件事,四妹玩,三妺或玩或做什麽,沈媽媽通常邊看書邊織毛線。
沈媽媽有七個孫子女,四五個重孫子女,有時省城有時老家都是跟兒孫重孫們住在一起。老太太對什麽事都比較看得開,覺得生活中什麽都很美好,也非常滿意自己的生活,覺得子孫們對自己都很好。
現如今跟幾個重孫玩成了一天的主要事情。
在沈媽媽某個生日的時候,沈爸爸給她寫了一首打油詩。
同舟共渡
風風雨雨冤錯屈辱二十年,
嘮嘮叨叨艱辛茹苦五佚春。
落實政策見青天,
幸福快樂過晚年。
全文完
原創作品 謝絕轉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