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行第二段,是從特隆赫姆Trondheim開始自駕峽灣區,往南直到奧斯陸異地還車。
早晨從AVIS提到的車是一輛三菱混動。當日原計劃是直接去西南方向的翁達爾斯內斯(Åndalsnes);可惜當地全天下雨,早去無事可幹。於是改成先去原本沒打算去的大西洋路。
大西洋路有幾座橋串起幾個小島,從空中看挺漂亮,但從地麵看就沒啥太特別的。也就是說隻有無人機視角才吸引人;那還不如就在大屏幕上掃幾眼就行了。現在下雨沒去處,那兒離翁達爾斯內斯不太遠,不得已才去逛一下打發時間。
開車過去來回走了一遍,還在有棧道那處溜了一圈,果然無啥特別的。
大西洋路,還有人騎車湊熱鬧:
當晚住的地方是Korsbakken Camping,位於翁達爾斯內斯北邊(峽灣對麵)。看中這裏是因為就在峽灣邊,去翁達爾斯內斯要沿峽灣開18公裏,正好觀光。
租的小木屋:
小木屋有兩睡房,可住四人:
旁邊的村子沿著峽灣而建。進村的公路與峽灣平行,兩邊都是牧場:
羅姆達爾山脊步道(Romsdalseggen ridge)
最佳路線是從火車站(纜車站對麵)坐擺渡車到山南邊的步道路口(海拔400米)再走回城,大約11公裏爬升800多米。而且如果不想自己走下山,可以坐纜車下去,節省700米高度。
運氣還不錯,到達翁達爾斯內斯的第二天,正好是今年擺渡車開放的首日!不過,我們卻沒坐成。
晚上查天氣,預報次日上午是陰天,下午2點開始下雨直到半夜。而擺渡車9點半才開行,這樣一來走到風景最佳的纜車站時已到下雨時分,風景將大打折扣,而且有可能啥也看不見。
於是決定幹脆坐纜車上去(少爬700米),然後沿山梁走到最高峰(海拔1216米),再決定是否繼續走完山梁或直接返回。纜車11點開張,這樣至少在雨來之前還能看看風景。
於是鬧鍾也不用設了,可以睡懶覺。
不過懶覺也沒睡成,因為早晨6點就醒了,睡不著直接起床,出去沿昨晚已去過一次的與峽灣平行的進村公路跑了幾公裏。
跑完回來一查天氣,預報8-10點是多雲間晴,太陽有時會露臉;10-2點是陰天,然後下雨。
於是計劃改成了馬上吃早餐然後立即出發,不等纜車了自己爬上去,這樣能在天氣好時欣賞風光,景色將比陰天時好太多。當然,這就需要自己多爬700米 (對比之下,羅弗敦Lofoten的Reinebringen步道隻爬500米)。
從住處到翁達爾斯內斯要沿峽灣開,一路風光無限。 峽灣邊的野花:
峽灣對麵左側就是要去爬的山(羅姆達爾山脊):
將車停在Åndalsnes Longterm Parking ( 62.566671, 7.691658);離步道路口大約700米。
開始爬山時還不到8點。羅姆達爾山脊步道最初一段是幾百米的鋼板路:
中段是沿十多米寬的樹根大道一路上爬:
由於出發的早,直到爬上懶車站一路上隻見到幾乎同時開始爬的兩人。這兩口子是從奧斯陸來的,每人除手拿一瓶水外沒帶任何包。他們爬得比我們快,然後在觀景台等我爬上來替他們拍完合影就繼續上爬,爬上懶車站就立即原路返回下山去了。
位於500米高處伸出去20米的觀景台,景色很好:
左側山穀:
俯視翁達爾斯內斯(Åndalsnes)城:
最後300米高陡峭路段是由尼泊爾人修建得很好的石階。懶車在試運行,沒載人:
我們住的木屋營地就在城尖所指向的峽灣對麵。
終於爬到700米高處的懶車站,旁邊是個餐館。懶車還沒正式運行,一個人也沒有:
俯視剛才開車繞過的峽灣;從住處開過來是18公裏,一路風光無限:
近看村子:
遠看翁達爾斯內斯(Åndalsnes)及峽灣:
步道風景:
到山頂前的最後一段:
由於天氣不好,在山頂吃完午餐便原路返回了。
纜車站的餐廳和咖啡廳都沒多少人。正好找了個靠窗座位,窗外風光無限。味道很好的cinnamon rolls和cheese cake:
窗外的峽灣:
當日沒有郵輪靠岸,懶車沒幾個乘客:
原本打算坐纜車下山;但喝完咖啡時間尚早,預報的雨也還沒來,於是改主意決定自己走下山;要不然下去後沒地方打發時間。
下降一小段後雨終於來了。等到達500米處的觀景台時雨已挺大,此時周圍的山都不見蹤影,完全沒啥風景了。
一路上超過了幾組十多個人,令人吃驚的是除一對青年男女外其他人的衣著完全不象徒步的。那對青年男女倒是一身徒步打扮還帶著徒步杖,但與其他人一樣全都沒穿防雨服裝。這些人很快就淋成了落湯雞;當日氣溫隻有十多度,而下山要一個多小時。這些人要麽沒看天氣預報,要麽是樂觀主義者認為雨下不來,沒料到上帝今兒個心情不太好。
走在我們前麵一百多米處有個挺胖的白人女士到是拿著一把傘,好歹能遮點雨;她老公則是淋著雨走。不過沒多久她就滑了一下,一屁股坐到地麵,半天沒動彈。
一路上隻有下山的人沒有往上爬的。直到下完山雨都沒停,有時還下得挺大。當然,我們早上直接就穿著雨衣褲爬山,因而毫發無損。
第二天開車往南前往蓋朗厄爾峽灣。最佳路線是通過精靈之路,可惜此路去年就已經因山體滑坡關閉尚未開放;隻能繞道先往西再往南。好在挪威到處都是風景,哪條路都不錯。
翁達爾斯內斯西南不遠E136一個山洞外的野花:
從60號公路高處看蓋朗厄爾峽灣 (Geiranger)的入口處(Ljøen utsiktspunkt Geiranger Fjord utsiktspunkt),右邊不遠就是Hellesylt:
蓋朗厄爾西南的小村Loen有個懶車(Loen Skylift;停車免費),幾分鍾就把人提升1000米, 然後有多條步道可選:
盡管峽灣裏停了倆艘遊輪,我們上下山都隻等了幾分鍾就上了懶車。從山頂俯視峽灣(Nordfjord分支), 風光上佳:
許多年輕人在這兒起飛滑翔傘:
這個群山圍繞的湖(Lake Lovatnet)很有特色:
山上有多條步道,我們先沿最大那條爬到西邊山頂,360度群山風光。然後又走了另外一條爬到湖旁邊更高的山上。從稍高處步道上看Lovatnet湖:
Loen西邊的Rakssetra步道(離Skylift隻有幾公裏),往返近3公裏,爬升260米。 停車場在半山,可以用信用卡付。開車上山的路很陡很窄,隻容一輛車通過,開起來有點驚險;往下開時麵向峽灣,景色極佳。
步道盡頭位於500多米高處的山屋風光很好,可惜已廢棄:
15號公路翻山前往蓋朗厄爾村途中,半山有一大群山屋(Utsiktspunkt):
離蓋朗厄爾村更近了,過了這個湖就開始下山:
UNESCO 自然遺產蓋朗厄爾峽灣 (Geiranger)
Hole Hytter的草頂木屋擁有無敵峽灣風光。我們住的雙睡房小木屋是最右邊那個(11號),比其它木屋高幾米:
另外幾個木屋是單睡房,12-16號。最左側的16號和我們住的11號風景最好,峽灣風景無遮擋;其它木屋都多少有樹枝擋住一點景色,但總的說來風景都不錯。
Hole Hytter不在Booking上,所以我最初根本不知道,訂的是Ørnesvingen觀景台山下就在峽灣邊的Geirangerfjorden Feriesenter 木屋。後來在窮遊上看見有人推薦位於半山的Hole Hytter,這才趕緊改訂這裏;住處越高風景越好。Hole Hytter在63號公路倆邊都有幾個木屋,公路下方(上圖)的風景最好;公路上方的則位置太偏,隻能看見一點峽灣。
廚房窗外的峽灣風光:
露台擁有絕佳風光:
坐在露台刷網,欣賞日落:
有天早上在下雨,好在露台有一半是有屋簷遮雨的,正好坐在那裏欣賞雨中峽灣。
所住的木屋離Flydalsjuvet觀景處很近,十分鍾不到就能走過去。每天晚飯後散步去到觀景處都隻有兩部RV停在那裏,外麵空無一人。
Flydalsjuvet觀景處看清晨的蓋朗厄爾峽灣:
日落時分的峽灣:
早晨跑步到右側半山的另一個木屋營地; 這兒的木屋能看漂亮的山景但好象看不到峽灣,不過餐廳的大露台能看到一線峽灣:
開車下山,村邊的野花:
Ørnesvingen 觀景台:
旁邊一條600米步道,走到盡頭可以看見更深處的峽灣:
當日早晨太陽還露了下臉,但預報要下雨。於是開車去仍然關閉的精靈之路瞧瞧,可以開到山頂觀景處。途中的湖邊牧場:
湖的另一側:
因山體滑坡已有大半年沒通車的精靈之路:
Dalsnibba Viewpoint
這是蓋朗厄爾峽灣的最高觀景點,到這裏有一條5公裏長的收費公路;開車上山頂還是有點刺激的。下山時需要用到低擋;我租的混動車,就是換到D後麵的B擋。此時驅動電機轉換角色變成發電機,將汽車的勢能轉成電能,減速的同時給電池充電,一舉兩得。
我們到時還有20分鍾能看見峽灣,之後雨霧湧來一切景物就此消失。但也不影響後續開來的幾輛大巴帶來的郵輪客;盡管沒了峽灣背景,她們依然興高彩烈的在像框處拍照。
俯視峽灣:
Dalsnibba下山路上看湖:
由於天氣不好,原準備爬的兩條步道都沒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