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來源: 顧劍 2008-08-13 16:42: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22 bytes)
5. 比薩: 東倒西歪的奇跡廣場

從佛羅倫薩去比薩的火車大約不到一個小時的樣子,當天往返時間綽綽有餘,但是比薩斜塔不是隨便能上的,整個九十年代清洗和加固工程關鍵的時候,根本不讓登塔。2001年底開始又可以登塔了,他們每半小時放大約30人上塔,必須預約。你可以早晨到了那裏以後預約一個當天的時間,可是旅遊旺季,誰敢保證能約上當天的時間?專程跑一趟比薩,就為上斜塔,所以我寧可花2歐元手續費,在網上提前訂好登塔的時間。網址是 www.opapisa.it



比薩以斜塔著名,其實斜塔也就是比薩大教堂的鍾塔。比薩大教堂是比較典型的羅曼式建築,比哥特式要早。整個大教堂的主體,鍾塔,洗禮堂,和一係列博物館,構成“奇跡廣場”。



羅曼式Romanesque的特點是圓拱,柱子修飾,洗禮堂鍾樓和教堂主建築分開。你看佛羅倫薩聖母百花教堂和比薩教堂的圓 形 洗禮堂,都在教堂門前,鍾樓也跟教堂分開,那就是羅曼式了。(羅曼式英文是Romanesque,不過我不願意就此翻譯成羅馬式,因為羅曼式建築是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早期中世紀建築的樣式,不是羅馬帝國的樣式,怕引起誤會。其實在法國和西歐,羅曼式有時也叫加羅林式,得名於查理曼大帝的加羅林皇朝,在英國也叫諾曼式,得名於1066年諾曼人的征服)。

洗禮堂



人人都知道,斜塔本身是因為一個建築錯誤而成了奇跡的,其實,地基土質鬆軟肯定是一整片地方,不可能隻影響一個塔。實際上,據當地人說,整個奇跡廣場的各個建築,教堂,洗禮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傾斜的問題——真是個東倒西歪的奇跡廣場啊。



塔最斜,因為它最高,才能被看出來。其實,1173年這塔剛開始建造不久,造到第四層上,大家就看出塔的傾斜來了。於是這工程一停就是100年。100年以後,來了個不信邪的工程師,又造了3層,這回向傾斜的反方向造得歪一點,試圖用上三層的重力,平衡傾斜。——又不成功,於是又停了一百年。最後,頂上的鍾樓被蓋好,也向塔身傾斜的反方向歪斜。所以,比薩斜塔不僅傾斜,而且你仔細觀察,第4,5層之間,和塔身與頂樓之間,還是歪的。



塔的持續傾斜不可阻擋,每年多斜幾個毫米,曆代工程師都想矯正它,起碼阻止它繼續傾斜,有的努力有效果,有的適得其反。19世紀不知道誰出的餿主意,抽取塔基底下的地下水,想讓土地更堅實,結果塔斜得更厲害了。1990年開始,斜塔關閉11年,用鋼纜拉住塔身,還往地基下麵灌鉛加固,再在傾斜的背麵地下取土,讓整個塔身向反方向沉下去。據說現在塔身穩定了,至少能穩定2,3百年。



我可不確信,誰知道斜塔的形勢將來哪一天會不會繼續惡化下去?900多年了,也許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它還不會坍塌,可是誰能保證過幾年不會再次大修呢?我覺得,還是趁現在能看,趕緊登上去看看,了卻一樁心事吧。否則萬一將來又禁止登塔了,豈不後悔?



在我眼中,斜塔還有一處有意思的地方:各層樓都沒有造欄杆,隻有柱廊。4層樓和頂層遊客可以出來的地方,鐵欄杆是現代加建的。古代造塔的時候根本沒有欄杆。要知道,這可是斜塔,而且大理石的地板,如果再下雨,滑得根本站不住。看來,古代的建築設計,真的對人的生命安全不怎麽重視,不那麽“人性化”呢。



從比薩斜塔上俯瞰整個奇跡廣場





從斜塔上看比薩全城,遠山和田野河流盡收眼底,比薩古城紅色的屋頂,映襯著湛藍的天空,和遠處青黛色的亞平寧山脈,視野開闊。

遠山高大,風雨飄香,令人心曠神怡。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