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瑣事(七十八)三千二百:

 

紐約瑣事(七十八)三千二百:

三千二百三小時,工作輕鬆幾人知。

十年寒窗囊中空,文憑一張如廢紙。

三個人三個小時掙了三千二百美元不知道算不算好?想當年在紐約大學做客座教授,一門課(十四到十五周)也才這個價錢。文革中的讀書無用論如今倒是實實在在體現在大洋彼岸。

有進就有出,人是這樣,辦公室也是這樣。如果隻進不出,那就是大事不妙。星期五上班突然注意到門口有流水。再一檢查發現是從牆上排水口出來的,這意味著辦公室的下水道又被堵住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約好了下水道公司星期一來通水管。

中午公司如約而至,用蛇頭通下水道。運氣不好,來來回回通了五六次都是無功而返。師傅說下水道終於壞了。原因是樹根惹的禍。解決辦法是挖開地麵重新換管道。從泥地開挖,盡量不要打壞混凝土。但是實在不行可能要打掉一溜。公司還不管地麵的修複。工程報價三千二百,還要加稅。說是需要四到六小時。討價還價後為三千二百美元全包。

星期三十點如約而來。一共三個人,師傅加兩個打雜,還帶來了一部小型挖機。拿掉植物後,先從泥地上開挖。挖機當然比人快,差不多一個小時就挖出了一個人高的坑。下水道就在混凝土下麵。的確是樹根堵死了。幾分鍾切掉舊管道裝上綠色的新管道大功告成。回填完泥土後剛好兩個小時。師傅還完挖機。打雜做完清潔還不到三個小時。三千二百元就到手了。

學而優則士還是讀書無用立見高低。給朋友聊到現在上大學四年要五十萬元,畢業後還不一定能夠找到工作。一個剛結婚學生的老公就是這樣。五月從紐約大學碩士畢業,學遊戲設計的找不到工作,隻能做代課老師,一天兩百多美元。與水管工相比是天上地下,看來讀書回報實在不怎麽樣。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在左派思潮的影響下,上大學成為了實現人人平等的度量衡。可這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政治命題,與現實社會完全脫軌。這就是以上現實的根源。美國的確不需要這麽多大學生。就像在 '從美國需要的是電工,水管工而不是哈佛LGBTQ碩士課程說起' 一文中寫到的那樣,美國的確需要更多的電工和水工。這樣價格才會降下來。在三小時內賺到三千二百美元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事例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