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影響你的錢包
(Your Circles Affect Your Wallet)
“你和誰在一起,就會成為什麽樣的人。 ”
如果你的朋友圈裏都是一些隻懂吃喝玩樂、追求表麵光鮮,不思進取的人,你大概率也會變成那樣。 相反,如果你身邊有自律、會投資、重視成長的人,你也會受到積極影響。
在現代信息爆炸時代,沒有理想的圈子不要緊。 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讓這樣的圈子包圍我們。 我們可以選擇網上課程,別人的實際分享,通過讀書,金融理財講座,也可以通過比我們先行一步的周圍社交圈。
因此,要果斷遠離那些隻會拉低認知的人,把時間花在提升財商和積累知識上。 多向真正的專家學習,聽成功投資者的經驗分享,讓你的財富能力在正確的圈子裏成長。
環境造就人,環境也同樣造就你的財商。 要想盡快到達財務自由,一定要選擇過你的財富水平以下的生活方式。 普通人的生活模式一般都離不開這樣四種:
-基本型生活
-舒適型生活
-高檔型生活
-奢華型生活
這個世界很多富人從外表看根本區別不出他們與普遍人有多少區別,很多人都生活簡單,有規律。 這樣的人一般都自覺地過著比他們財富標準以下的生活。 對他們而言,追求名牌,奢侈的生活和投資成功,財務自由得到的快樂無可比擬。
不要依賴單一的收入
(Don’t Depend on One Source of Income)
在現代激烈競爭的社會,把全部收入寄托在一份工資上是極其危險的。 公司可能倒閉,行業可能衰退,身體可能出狀況,一旦失去工資,你就會陷入困境。
要學會開源,建立多元化收入:比如自媒體、線上授課、投資、版權收入、平台創業等。 副業起初可能微小,但長期堅持,甚至可能超過主業,讓你最終有條件走向創業和財務自由。
許多人習慣傳統掙錢方式,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拿一份高工資,然後慢慢變老,到時候靠養老金頤養天年。 殊不知這樣的生活,就好像在一根鋼絲繩上過峽穀。 一旦鋼絲繩斷了,就會馬上沒有收入,無所適從,生活陷入困境。 依靠身體力行的單一收入就像沒有保險的汽車,一旦有意外,就沒有後備的方案了。
區分一個人是否富有並不完全看他的財富有多少,而是要看他有多少種收入來源。 收入來源越多,說明他構建的財富係統越成功,越有長遠持久性。
打造多渠道收入的能力,會為你退休後成功理財打下良好的根基。 這樣即便退休後沒有主業收入,也不會讓你感到很擔憂。 因為你還有租金收入,投資收益,銀行利息,保險入息的保障。 少了工資收入,雖然對你有影響,但因為有其他收入來源的保障,加上退休金的補充,對你的整個財務係統的影響就會減少。
學會遲來享受的功效
(Learn the Power of Delayed Gratification)
經典的「棉花糖實驗」告訴我們:能延遲享受的小孩,長大後往往更成功。
富人和窮人的差別,就在於能否自律、能否推遲當下的欲望,去換取未來更大的收獲。 尤其是在財務投資方麵。 富人願意過低於自己財力水平的生活,忍受短期的限製,隻為長期目標。
我們來看一個複利的例子:A先生拿到 5000 元獎金,別人用來買新手機和旅遊,把所得的獎金都花在了買當下快樂的享受裏。 而他卻花 1000 元報了網上投資理財的課程,把另外 4000 元投入年均 8% 回報的指數基金。 八年後,通過複利,這筆錢增長一倍多了。 這就是學會遲來享受的功效。
很多人誤以為富人生來都是含著金湯匙來到這個世界,殊不知絕大部分的富人致富都不是靠傳承,而是他們身上具有的一些共同的特征。 學會克製自己當下的享受衝動,把獎勵再投入,在將來享用更大的成果。 就是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公共特點。
金錢不會改變你,它會揭示你的本來
(Money Doesn’t Change You, It Reveals You)
金錢本身沒有好壞,它隻是一麵鏡子。 它不會改變你,而是放大你內心真
實的一麵。 如果你本來慷慨,金錢會讓你有能力更慷慨; 如果你本來自私,金錢會讓你更貪婪,變本加厲地追逐更多的金錢。 財富的多少,隻會讓你的本性更加顯露。
所以我們要理解金錢不是目的,我們自己的理財知識才是硬通幣
(Currency)。 掌握它,不會讓你的財富貶值,反而可以讓你在一生的投
資理財方麵少走彎路,為你累積更多的財富。(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