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做老友的“垃圾桶”

九月金秋我又踏上回故鄉之路,這是未來幾年計劃的一部分。自父親兩年前離去,年邁的母親便開始了獨居生活,這始終讓我放心不下。幸好後來她接受住家保姆的陪伴,讓我這個遠在海外的遊子,心裏才踏實些。為此計劃每年春秋兩季專程回來陪陪她,哪怕隻是短暫的相聚。

 

回去2-3周與老媽相處畢竟不需分分鍾鍾黏在一起。她有其原有的生活模式,不能因為我的到來而打破, 搞“壞”身體生出病來。由此我乘此機會,有時間與狐朋狗友聚一聚,了解一下彼此的近況。此行接觸了幾個老友,吃喝開心, 聊的也算“開心”。打此引號的背後有另一層含義,我本“話癆”, 與什麽人都能扯。可撞上幾位口若懸河,控製話術的高手,讓我不得不甘拜下風。

 

朋友 A是我高中同學在北京的老姐,出國前我常到他們家玩,所以彼此很熟悉,我辦出國手續時,她十分助力。多年來我們一直保持聯係,時而見麵也是無話不談。 有天我約其出來小聚,寒暄之後東扯西扯, 不一會她話風就轉到和她弟弟我的同學近來為遺產之事引來的風波。 A 講起來義憤填膺,數落弟弟的不是, 不管我愛不愛聽, 與此有無關係,心中的鬱悶一瀉千裏。 我在一側隻有聽的份, 根本插不上嘴, 不過她似乎也不在乎我是否豎著耳朵。一個多小時過去,依然慷慨激昂地訴說之中的是是非非…

 

朋友B 是我發小,我們上初中之後就各走各路,我考上重點高中他去上技校。 因為我們都在一個大院, 常常走動。我出國後,彼此聯係中斷, 後來多虧微信我們才又聯係上。此行與B 多年後再見,發現都有不小的改變,唯一未變的是心心相映的友情。我們簡短回顧近年的變化,隨後就開始懷舊,老哥講起自己這些年的起起伏伏一發兒不可收,不論我能否共情及是否了解他混入的“江湖”, 說呀說呀,口不幹舌不燥, 跟說評書般精彩絕倫,我整個就是一個聽眾….

 

朋友 C 是朋友的朋友,因組局我們聚在一起, 不過彼此自來熟, 一入席就十分熟落,到了相見恨晚無話不談的地步。 我們聊東聊西, 扯些有的沒的,葷的素的,開心不已… 誰知 C 話鋒一轉扯到老爹老媽身上。 她說年近九十的二老算是開明已去養老院頤養天年。現身腳差些,但思路清晰,會時不時搞出些幺蛾子,折騰他們幾個兄妹,為此 他們與養老院之間 及兄妹之間有不少矛盾糾葛。講起這些, C 是口吐蓮花,有聲有色,做為“正確”的一方,她也宣泄了一肚子的委屈….

 

與幾位朋友聚會讓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他們都似乎很壓抑, 見到人不論誰愛不愛聽都當對方是“垃圾桶“, 噴薄而出不吐不快。 他們並不關心聽者是否上心, 不關心對方現狀如何?避談政見,不聊中美…  也不就彼此有興趣的話題去延展。或許咱來自海外,與國內交互的話題不多,除了健康養老, 能扯的不多,他們索性就避實就虛,自說自話,引導話術,宣泄自己近來的遭遇與內心的鬱悶… 正如朋友 C 臨別所言, 與你們嘮叨了爹媽養老的遭遇,一吐為快, 心裏爽歪歪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