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盧姆Idaho四人謀殺案一書總結及個人經曆

本帖於 2025-07-14 21:35:07 時間, 由普通用戶 stillthere 編輯

1989 年夏天,我曾在愛達荷大學與華盛頓州立大學之間穿梭——那片帕盧斯大地對我而言不隻是校園的象征,更是一段靜謐而溫暖的青春記憶。

那時的莫斯科與普爾曼,是兩個寧靜安穩的小鎮,彼此隻相距數英裏。街道悠然,人群謙和,白天的陽光斜灑在圖書館、咖啡店和斜坡上的學生宿舍,仿佛時間願意為思考與友情放慢腳步。

三十多年後,我再次聽到這些地名,卻是在一起震驚全國的謀殺案中。Howard Blum 的筆觸下,那些我曾熟悉的街道與校園,變成了失落、哀痛與謎團的交匯點。他的敘述不僅記錄了事件的細節,更揭示了這片土地上潛藏的社會矛盾與人性的裂痕。

書中描繪的罪犯曾行走於普爾曼的課堂之中,甚至可能曾穿越我曾走過的那段 10 英裏旅程。而受害者的住所,正是我當年在莫斯科的校園邊界。這種地理與情感的重疊,讓這本書不隻是一部調查作品,而是一次深刻而私人的回望。

對我來說,《當夜色降臨》不僅是一段曆史的揭露,也是對故地的緬懷,對人性的探問。它讓我重新思考,靜謐之下的城市會隱藏怎樣的故事,人群背後又有多少心碎未被聽見。

布盧姆的書籍可能通過細致的調查和敘事,呈現了一幅案件的全景圖,從受害者的生活到嫌疑人的心理,再到社區的創傷與恢複。它可能不僅是一部犯罪紀實,還探討了人性、學術環境與犯罪的交織。

個人經曆:1989年愛達荷大學與華盛頓州立大學

1989年夏天,我有幸參與了愛達荷大學的百年慶典活動,並在此期間在愛達荷州莫斯科的愛達荷大學和華盛頓州普爾曼的華盛頓州立大學生活了一段時間。這段經曆讓我對這兩個大學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對2022年謀殺案的背景有了更深的共鳴。

愛達荷大學(莫斯科)

莫斯科是一個寧靜的小鎮,1989年時,愛達荷大學正沉浸在百年校慶的喜悅中。我記得校園裏洋溢著節日氣氛,學生和教授們組織了各種活動,包括音樂會、曆史展覽和社區聚會。校園的主樓(如Administration Building)裝飾一新,街道上掛滿了橫幅,處處可見校徽和象征性的綠色與金色。我參與了慶典中的一些活動,例如校友遊行和學術講座,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社區歸屬感。莫斯科的街道安靜而安全,夜晚時分,學生們常在校園附近的小酒吧或咖啡館聚會,氣氛輕鬆而充滿活力。這次百年校慶活動內容豐富,包括開啟一個1939年埋下的時間膠囊,以及創建兩個新的膠囊,計劃分別在2039年和2089開啟。其中一個趣味亮點是:1989年時間膠囊裏放入了典型的80年代物品,比如磁帶和隨身聽(Walkman—滿滿的複古情懷。

當時的莫斯科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個安全的學術天堂,與2022年案件的殘酷形成了鮮明對比。得知四名學生在1122 King Road被殺時,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在莫斯科的夜晚,常常步行穿過類似的校外住宅區,毫無戒心地享受小鎮的寧靜。那起案件的發生,讓我感到一種深切的失落,仿佛那個曾經熟悉的、充滿青春氣息的地方被永遠改變了。

華盛頓州立大學(普爾曼)

普爾曼與莫斯科僅一河之隔,驅車不過15分鍾。我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度過了一些時間,參與了一些學術交流活動。普爾曼的校園比莫斯科稍大,學生生活同樣充滿活力。我記得在普爾曼的Martin Stadium附近參加過一次戶外活動,學生們熱情高漲,分享著對未來的憧憬。普爾曼的社區氛圍與莫斯科相似,兩個小鎮因大學而緊密相連,學生們常在兩地間往來,參加派對或學術活動。

得知嫌疑人科伯格是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學生時,我感到震驚。1989年的普爾曼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充滿學術熱情的地方,學生們專注於學習和社交,很難想象這樣一所大學會與如此嚴重的犯罪聯係起來。科伯格作為刑事司法專業的博士生,住在普爾曼卻頻繁前往莫斯科,這讓我回想起兩地間的緊密聯係——1989年時,我也常在這兩地間穿梭,感受著它們的相似與互補。

個人感悟

1989年的百年慶典讓我感受到莫斯科和普爾曼作為大學城的獨特魅力:學術氛圍濃厚,社區聯係緊密,學生生活充滿活力。2022年的謀殺案卻給這兩個地方蒙上了一層陰影。布盧姆的書捕捉了這種從平靜到創傷的轉變,而我自己的經曆讓我對案件的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每次想起莫斯科的夜晚、普爾曼的校園,我都會為受害者及其家人感到痛心,同時也為這兩個小鎮的韌性而感動——它們在悲劇後依然努力恢複,延續著大學城的活力與希望。


霍華德·布魯姆(Howard Blum)的《當夜幕降臨:愛達荷州學生謀殺案的安魂曲》詳細摘要

霍華德·布魯姆的《當夜幕降臨》(When the Night Comes Falling)是對2022年11月13日愛達荷州莫斯科市(Moscow, Idaho)發生的四名愛達荷大學學生——凱莉·岡卡爾維斯(Kaylee Goncalves)、麥迪遜·莫根(Madison Mogen)、紮娜·克諾德爾(Xana Kernodle)和伊桑·查平(Ethan Chapin)——殘酷謀殺案的深入新聞報道。這本書旨在提供一個“權威的內部故事”,全麵審視這起罪行、調查過程及其影響。

布魯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調查記者和愛倫·坡獎得主,他以其特有的細致研究和敘事技巧來處理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他首先描繪了愛達荷州莫斯科市的場景,將其描繪成一個寧靜、緊密的大學城,被前所未有的暴力徹底摧毀。他介紹了受害者,讓讀者了解他們的生活、友誼以及被如此突然奪走的正常狀態。

本書的很大一部分內容致力於描述案件發生後最初的混亂、恐懼和強烈猜測時期。布魯姆詳細闡述了執法部門在調查初期麵臨的挑戰,包括缺乏即時線索、沒有明確動機以及來自公眾和媒體的巨大壓力。他涵蓋了當時流傳的各種理論、對社區的影響以及籠罩莫斯科及周邊地區(包括附近的普爾曼,華盛頓州立大學所在地)的普遍不安感。

布魯姆帶領讀者深入警察搜捕行動的幕後。他詳細介紹了所采用的創新和傳統調查技術,例如DNA證據分析、手機數據、車輛行蹤和社交媒體。他探討了各種線索如何慢慢匯集在一起,引導調查人員鎖定了一個特定的人物。

敘述的高潮是幾周後,華盛頓州立大學犯罪學博士生布萊恩·科伯格(Bryan Kohberger)在賓夕法尼亞州被識別並逮捕。布魯姆審視了將科伯格與案件聯係起來的證據,包括法醫發現和調查中出現的間接細節。他還提到了一個犯罪學學生被指控犯下如此令人發指且看似沒有動機的罪行所帶來的怪異和令人不寒而栗的方麵。

《當夜幕降臨》還探討了案件的更廣泛影響,包括對受害者家人的影響、科伯格被捕後隨之而來的法律程序以及全國對真實犯罪的迷戀。布魯姆旨在創作一幅“全景肖像”,通過不僅詳細描述案件事實,還探討人性元素——悲痛、尋求答案以及在無法言喻的悲劇中尋求正義的願望,從而與經典的真實犯罪作品如《冷血》(In Cold Blood)相媲美。

該書在審判前出版,旨在為讀者提供一份關於該案件的詳盡而引人入勝的敘述,從最初的時刻到調查的突破,提供了對這起令人震驚的四重謀殺案背後的複雜動機和事件的見解。

所有跟帖: 

這篇文字有新的證據,立意或理論嗎,懂得人說一下。 -SummerHot- 給 SummerHo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17:58: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