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從自己的原住國移民到了美國之後,都在大談要想融入美國社會其實她/他們也都真的想融入美國,於是,她/他們努力學習英語,努力練習口語,找各種機會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但是,就這樣努力了很多年,發現自己還是沒有融入美國社會。因為他們不知道美國最喜歡什麽?他們不懂得美國社會的最基礎的構架是什麽。所以,不論一個人在美國呆多少年,練習多少年英文,還是不能融入美國的社會。
美國社會的基礎架構是什麽呢?怎麽樣才能融入美國社會呢?在我看來,首先,美國社會的基礎架構之一是音樂。音樂是構成美國文化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美國音樂產業每年給美國的GDP提供超過1700億美元的產值。
很多中國人都會哼哼幾句美國的歌曲,比如說 Twenkle Twenkle Little Star, 雪絨花,生日之歌,老人河,You Raise Me Up, Hello, Say you, Say me 等等等等。就以為自己懂了一些美國音樂,其實,美國音樂遠不止這幾百首歌曲,就像俄羅斯歌曲並不隻限於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車等歌曲一樣。美國的音樂浩若煙海,美國的音樂除了那些朗朗上口的通俗歌曲之外,還有爵士,藍調,鄉村,藍草,搖滾,布魯斯,拉格泰姆,嘻哈,理發師合唱,流行,實驗,鐵克諾,浩石,無趣,布加洛,騷沙,搖滾,禿嚕禿嚕嘴等等,當然還有那些高大上的美聲,歌劇,美國古典音樂以及馬友友,王羽佳這樣的音樂大師演奏的音樂。在美國,任何一種音樂形式都有巨大的受眾群體,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音樂市場。
如果你上了飛機,你就會看到,九成九的老美都戴著耳機,他們戴的耳機從免費的機上耳塞,到便宜的蘋果耳機,從大眾的Bose耳機到小眾的Meze耳機,幾乎人人都戴著耳機。他們戴耳機幹什麽呢?人人都聽著音樂唄。
如果你進了飯店,進了酒吧,你不知道人家放的是什麽音樂,你絕對就是一個外國淫了。
僅僅是歌星,美國不僅僅是有邁克爾傑克遜,不僅僅有肯尼羅傑斯,不僅僅有萊昂裏奇,不僅僅有威斯尼休斯頓,不僅僅有嘎嘎太太,不僅僅有凱倫卡朋特,不僅僅有邁克爾不蹲,不僅僅有那已經逝去的幾十萬歌手歌星歌神,美國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紅的發紫的歌唱家橫空出世。
如果在你的手機裏沒有三百首近五年來的流行歌曲,你和美國人聊天都聊不到一塊兒,更不用說進入美國社會了。
我本人也很慚愧,隻是對美國的音樂了解各皮毛,我也隻有1600盤美國鄉村音樂的CD和1500盤美國爵士樂的CD,還沒有全部聽一遍,因為,如果想要跟隨美國音樂的潮流,新人必須在你的收藏夾裏麵。
如果你要融入美國社會,你就不能不知道Bruno Mars,Kendrick Lamar, Sabrina Carpenter, Taylor Swift, Chappell Roan, Charli XCX, Ariana Grande, Post Malone, Billie Eilish, Jelly Roll,在美國排名前100名的Rappers, 你起碼要知道十個人吧,在美國排名前100名的 Jazz 大師,你起碼要知道十幾個人吧,在美國排名前100名的鄉村歌手,你起碼要知道十來個人吧,要不然,你想融入美國社會,連這方麵的談資都沒有。
音樂,是美國文化的基石,是美國社會的敲門磚,要融入美國文化,就要了解美國的音樂,哪怕就是眾多美國音樂的一種,哪怕就知道那麽幾個人,哪怕就熟悉那幾首曲子,你都有入門的談資。
因此,想要融入美國社會,對美國音樂的了解和熟悉是不可缺少的。
加油吧,融入美國社會從音樂入手!
《版權融入所有,翻印音樂不究》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