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文稱中美護照存在差異:“在美國護照中有這樣一句話:不管你身處何方,美國政府都是你強大的後盾。在中國護照中有這樣一句話:請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並尊重那裏的風俗習慣。”
一天之內,該條微博的轉發達到了5815次,而評論也有1622次之多。在網友的評論中,大多是負麵評價和惡意揣測,有網友評論道:“中國人一向能忍就忍的,都成忍者神龜了。在百度上搜索發現,僅僅3天時間,關於這段“中美護照差異”的文字的網頁超過百萬。兩家機構都稱,上述微博內容純屬謠言。
我剛好最近幾天休息,住在泰國當英語外教的美國人Conner家裏,經過他同意後,拍了些照片,仔細對比看兩國護照有什麽區別。
封麵

第一頁,中國

美國

關照頁,中國

美國

意思和中國的那一頁差不多,但措辭更嚴謹一些。並用了三種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
美國護照繼承了類似於洗衣機說明書的風格,廢話特別多。翻到這頁就明白了,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出國前,出國後的注意事項。

不算特別嚴謹的翻譯,但意思能到:
在國外時:1.要去偏遠的國家先跟大使館打個招呼,注冊一下
2.小心人身財產安全
3.別觸犯當地法律(說中國護照上有這條是謠言,而美國護照上還真有寫)
4.遇到麻煩了記得找最近的美國大使館
5.發生天災了記得先給爹娘和哥們打電話報平安
6.在國外工作了記得還得向美國納稅哦
7.哪裏有社會動亂了要向政府報告
8.幹對不起國家的事小心會取消你國籍
這條寫得特別細,又分了好幾點,
1.加入他國國籍
2.向他國宣誓效忠
3.在他國參軍
4.在他國政府工作
5.正式地說你不想當美國人
最後還友情提醒了一句,要是真被取消了國籍,你還能拿回你交的稅哦。政府待你不薄埃
9.雙重國籍的人小心有時美國政府也幫不了你。
其他信息
1.美國海關聯係電話
2.農副產品法規信息

關於護照要懂的事情
1.別人用你的護照是犯法的(這條中國護照上也有)
2.這本護照屬於美國政府財產
3.丟了要報警(中國護照也有寫)
4.塗改,偽造犯法(這條咱也有)
美國護照還提供了一頁用來寫你的地址和緊急聯係人信息。想必是美國人在外樹大招風,常被欺負,所以備著這一頁,萬一出事了有個照應。
除了這些正式用途的信息,美國護照的簽證頁上還有很多‘格言警句’,‘愛國主義教育’,每頁都有,太多了,我不一一列舉,就隨便找兩頁拍了照。
比如這頁上寫:‘Every generation has the obligation to free men’s minds for a look at new worlds, to look out from a higher plateau than the last generation.—-Ellison S. Onizuka’。意思是:‘每一代人都有責任通過一個比上一代人更高的平台,去觀察新的世界,繼續解放人的思想。’

又比如這條
‘Democracy is based upon the conviction that there are extraordinary possibilities in oridinary people.—-Harry Emerson Fosdick’
民主是建立在對堅信平凡的人民能創造不平凡未來的信仰之上。

翻譯這兩條著實傷了我好多腦細胞啊,現在有點敬佩搞翻譯的了。
感覺這本護照就像本美國價值觀的小宣傳冊,區別就是這本宣傳冊可不免費派送哦。我第一次看到這個,還仔細讀了幾頁。而Conner,他說他從沒讀過,我拿給他看,他才注意到每頁上都有小字。我相信他沒說謊,因為住他家的這幾天裏,他的護照就丟在牆角的地上。看照片也能發現,他的護照特別破。
他的這本護照還有個特別的地方。他的簽證頁用完了,並沒有像一般人一樣換新的護照,而是拿去大使館把原護照拆散,又訂了幾十頁新的進去。
之前在澳大利亞住青旅時就注意到了,歐美人很不把護照,手機之類的東西當回事。在達爾文住隔壁的愛爾蘭人,每天到我們房間陽台來喝啤酒,護照就丟在桌上(護照必須帶身上,因為在澳洲進酒吧,買煙買酒都要ID),出去吃飯了還丟在桌上,他想反正晚上還要到陽台上來喝酒的。有一晚護照連同手機就丟在我們房間,還是我第二天給送回去的。又有好多人的iphone,從不帶套,正反麵都摔碎了,還在用。
當然並不是每個歐美人,包括澳洲人都這樣,總體上就是很走極端。有的人就像之前提到的,無所謂到極點。而有的人小心收藏到極點,用專門放護照,防水的袋子,仔細打包在腰包裏,護照裏夾著名片–電話,電郵,地址全寫上,再夾20美元,並禮貌得寫一張紙條,告知撿到的人可以留著那20美元,但請聯係失主歸還護照,並保證會再給50美元酬謝。
扯遠了,總之,中國護照和美國護照從表麵上看就很不一樣,我個人倒並不介意中國護照的‘平淡無奇’,關鍵要看它的通行自由度。但如果要說到這個,我沒去過其他大洲,光是亞太幾個國家的經曆就夠我寫5000字的苦難史了,打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