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章有八大家. 王勃不在其中, 但其文采清麗瀟灑, 辭藻工整完美,且文章旨趣積極上進, 為很多人所喜愛.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他七歲時就能做文章,十四歲時,就能即席賦詩。這一年,他到江南探望父親,路過洪州時,參加了都督閻公的滕王閣宴,即席寫下了《滕王閣序》和《滕王閣》詩,文驚四望,堪稱千古美談。
滕王閣是滕王元嬰在洪州任都督時所製,故稱為洪府滕王閣。因其雄峙在贛江邊上,因而成為遊覽勝地。公元663年9月,現任洪州都督閻伯歟在閣內大宴賓客,邀請民許多知名人士出席。王勃路過此地,也應邀而來。他人小名氣也不大,因而被安置在末座。閻伯歟早已命他的女婿孟學士做了一篇《滕王閣序》,打算在酒席宴前顯露一手,誇耀於人,也讓他這做嶽父的臉上有光。
宴會開始後,眾賓客觥交錯,互為恭賀,好不熱鬧。正在酒意酣暢之時,閻伯歟站了起來,得意洋洋地對眾賓客說:“今日諸位在此閣上歡聚一堂,實是難得的盛會,不可無文章以記今日之盛。諸位都是當今名士,文采風流,尚望珠筆一揮,寫賦為序,使高閣與妙文,同垂千古。”說完,就裝模作樣地遍請賓客做文。
賓客們早知其意,哪裏肯寫,不是謙稱才疏學淺,不敢獻醜,就是借口病體未愈。推來推去,最後輪到了王勃。王勃卻不推辭,立即接過筆墨,站起身來,拱手說道:“不才探父路過洪州,有幸赴督盛宴,不勝感激。都督盛情難卻,不才鬥膽試筆,尚望都督及諸位先生不吝賜教。”眾賓見這位三尺少年,一介書生意毫不謙讓,不由大吃一驚。閻伯歟滿心不快,卻不便當眾發作,隻得強作笑顏,拱手道:“願聞佳作,願聞佳作!”
隻見王勃凝神肅立了一會兒,忽地卷起袖口,用力握起筆管,飽蘸墨汁,奮筆疾書起來。眾人見此情景,無不議論紛紛,有的說王勃不知天高地厚,敢與公子比試文才;有的卻說此少年風度翩翩,不可小視。閻伯歟聽到這些議論,心中更是不快,便索性走出宴所,站在閣外,憑欄眺望江景,以此消遣心中的煩悶。他暗囑部下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來,報與他知。
頃刻之間,一個部下跑來報告《滕王閣序》的開頭兩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閻伯歟一聽,隻冷冷一笑道:“隻不過老生常談耳!”話音剛落,又有人來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閻伯歟沉吟不語,心想:這小子開頭寫洪州地勢雄闊,地處要衝,倒也可以。接下來又有人報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天長一色。”都督聽罷,不禁矍然而起,歎曰:“此真奇才,當垂不朽矣!”說罷,他又吟詠再三,然後意味深長地稱讚道:“落霞、孤鶩寫動態,秋水、長天寫靜景,動靜結合,妙語天然。秋日佳景,躍然筆上,宛然在目。眼前有景道不得,卻被他一語道出,真乃神來之筆!”旁邊一位老秀才也接著說:“這兩句是從庚信的《馬射賦》中‘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化來的,卻熔鑄新意,點石成金,令人耳目一新,實屬難得!”話音未了,部下已將完整的《滕王閣序》文從王勃手中拿了送來。都督看著這篇洋洋灑灑的序文,玩味再三,不住地讚歎:“妙!妙!妙!”
過了一會兒,隨從又把王勃一氣嗬成的《滕王閣》詩送了過來。閻伯歟接過來一看,是一首七言古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閻伯歟一唱三歎在吟詠著這首詩,不由撫掌讚歎說:“此詩雖寫滕王閣,卻直抒好景不長、年華易逝之概,蘊含詩人進取向上之情。詩意新、格調高、氣象偉、鑄詞精、用字煉。真可謂吊古之傑作,為當今所不多見呀!”此時的閻都督早已沉醉在王勃的詩情畫意之中,開始的那股怨氣,早已丟到爪哇國雲了。
這時,王勃走到都督麵前,施禮說道:“不才獻醜了,萬望都督賜教!”
閻伯歟高興地說:“賢君下筆如有神,字字珠璣,句句精彩,真乃當世奇才呀!”
孟學士見王勃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也自愧不如,羞愧地離去了。
閻伯歟馬上召賓客重新入座開宴。賓客們把王勃尊為上賓,紛紛舉杯祝賀。閻都督更是對他倍加讚賞。宴會直延至深夜,極歡而罷。
從此,王勃和他的《滕王閣序》名震海內。隻可惜王勃二十六歲時,渡海落水,驚悸而死。一代英才,英年早逝,不可不說是中國詩壇的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