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庭的構成很難適應經濟災害。

美國家庭的構成很難適應經濟災害。

從美國開始,流傳全世界的小家庭結構,很難適應大經濟自然和經濟災害。美國家庭人口少,年輕人成年後離開父母,往往搬得遠遠的自稱一家。除幾個超級大城市外,經濟略寬餘的小家庭都住郊外,一家家獨門獨戶,各自為政。

一旦有大經濟困難,比如大衰退,失業導致收入下降,就很難應付。尤其因為家庭分散,造成資源浪費。比如一家人本來可以共用水電暖氣,或者燒住食物,或者撫養幼兒,或者共分擔汽油交通,從而節約開支,現在不得不分別開支。每家如此,就沒積蓄,更難抵禦經濟拮據。

傳統上東亞、歐洲都是大家庭,經濟遠不如美國,尤其在現代全球化經濟以前。根本談不上有所謂的國家社會福利。除了曆史上著名的自然災害,疾病和戰爭外,普通家庭都可以勉強度日,關鍵就是大家庭能互助。

 

所有跟帖: 

原始社會的群居方式最合適 ~ -Loreley- 給 Lore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7:51:40

災害越大,集體抵抗的作用越強。以前唐山地震後有不少類似故事。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8:00:35

Yes,Haspanic 集體 live, I see few Haspanic homeless -WXC1204- 給 WXC1204 發送悄悄話 (25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8:21:10

True, but if US had big family living style like China -WXC1204- 給 WXC1204 發送悄悄話 (138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7:52:43

經濟條件大好時一切都行。但是當政府債台高築,人民經濟拮據時副作用立刻體現。很難說哪個平衡點最好。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307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7:59:09

人民經濟拮據already pushs the living style change -WXC1204- 給 WXC1204 發送悄悄話 (553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8:18:11

回複:人民經濟拮據already pushs the living style change -iamagg- 給 iamagg 發送悄悄話 iamagg 的博客首頁 (351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8:49:03

I don't think they've actually changed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166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8:56:02

美國是因為有條件才分居的,當條件不允許的時候會住在一起的 -林起立- 給 林起立 發送悄悄話 林起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8:16:23

tough to say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158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08:27:16

恩,提倡大家庭。 -woth- 給 woth 發送悄悄話 wot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10:24:44

你沒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哈哈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10:30:25

美國的很多窮人也是擠在一起住的 -雪夜夢花- 給 雪夜夢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10:48:09

你忘了 -^3.1415926^- 給 ^3.1415926^ 發送悄悄話 (105 bytes) () 08/14/2011 postreply 11:20: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