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基因”,喝酒臉紅,與酒精中毒的關係 (ZT)

來源: ERommel 2011-07-13 18:03: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07 bytes)

複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乙醇脫氫酶-1B(ADH1B)的第7型變種存在於約70%的漢族人體內,這種酶 有助於加快乙 醇分解速度約13倍,同時能夠分解與乙醇結構類似的存在於酒精中的毒素。這意味著,相比於歐美人群,中國漢族人群具有更多化解酒精毒素的能力。這一研究成 果發表於英國最新一期出版的人類遺傳學權威雜誌《人類遺傳學年報》上。複旦該實驗室李輝博士戲稱,這種能產生ADH1B第7型酶的基因亦可取名“杜康基 因”。

產生於2800年前

研究指出,ADH1B第7型酶產生於約2800年前。那個時候釀酒技術落後,成品酒中 含有大量毒素,正是由於ADH1B第7型酶的解毒作用,才使得當時的漢族人能夠減少酒精中毒的情況。而由於體內沒有ADH1B第7型酶的存在,歐洲人和美 洲的印第安人相比於漢族人,酒精中毒的發生率要高出許多。

那麽,擁有了“杜康基因”,是否意味著以漢族人口為主的中國人比歐美人更能 喝酒、酒量更大呢?李輝解釋,ADH1B第7型酶隻是具有酒精解毒的作用,與酒量大小是兩回事。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一個擁有“杜康基因”的漢族人與 一個外國人喝下同樣數量的酒,漢族人受到的傷害要少許多。

喝酒臉紅是中毒征兆

李輝的研究還糾正了一個日常生活中 的誤區,即喝酒臉紅並不是因為身體不適或者酒量欠佳,而是酒精中毒的表現。酒精的分解過程分為兩步,由乙醇分解為乙醛,再由乙醛分解為乙酸。體內含有 ADH1B第7型酶的漢族人在飲酒時,酒精的第一步分解速度非常快,但在第二步分解中ADH1B第7型酶就不起作用了,而是需要乙醛脫氫酶來提速。如果人 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酒精分解的過程就如同一條穿越二個路口的快車道,第一個路口暢通無阻,第二個路口卻堵得水泄不通,此時大量累積的乙醛會導致人體內毛 細血管破裂,外在表現就是喝酒臉紅,而人體其實已經進入酒精中毒的狀態。乙醛在人體內的大量累積會誘發食道癌、肝癌等疾病。

此項研究成果可用於藥物研發,即將包含ADH1B第7型酶的藥物給缺乏這種酶的人群服用,降低其酒精中毒的風險。但李輝強調,即使體內含有ADH1B第7型酶,也仍有可能酒精中毒。特別是喝酒臉紅的人群,應該立即停止飲酒。

新民晚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