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美國人(西方人)的自信
幾十年前,趙傳的一首“我很醜,但我很溫柔”唱紅中國大江南北。在中國人中,“我很醜”幾乎是一句比較經常聽到的話,這大約是因為“謙虛”向來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所以,在中國,聽到“我很醜”這句話比聽到“我很漂亮”這句話的頻率要高得多(雖然說自己長得醜的人並不見得真的覺得自己醜)。然而在美國就不一樣了,不但幾乎聽不到人說“我很醜”,還可能經常聽到有人說“我很漂亮”。
當然,不經意的人是不會去做這樣的比較的。我留意到此事,不但因為我看到美國人的普遍自信程度較高,還因為我自己的一次真實經曆:很多年前,我和一個美國人在談話中無意說了一句“我很醜”,令這位美國人大惑不解,好像是人生第一次聽到有人說這樣的話,立即反問了兩次:“是什麽讓你說出這樣的話?”(What madeyour say that?)
當時我很不以為然,認為這個美國人有點小題大做。多年後我才意識到,這句話在美國人看來,是一句完全沒有任何自信自尊的人才說得出來的。雖然我個人並非這樣的人,但不能不說,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自愛不足。
在美國(以及西方)這個社會中,對很多人而言,自信 - 而不是“地位”或者“社會成就” - 是一個人得到尊敬的首要條件,而“自愛”- 自己天生條件的全麵肯定,又是一個人自信的首要條件。所以,美國人幾乎從不說自己“醜”。不光是在長相上,就是在能力上,美國人也講究肯定自己。比如在美國課堂上老師從不會公開每個人的成績單,就是一種保護每個人的自信的方式。
在美國生活得久的人可能不難體會到,中國式的“謙虛”是在美國會“大大吃虧”的一種並不受人尊重的作風。我曾經在美國讀書時因為申請獎學金需要寫自我評語,在草稿我用了一句:“雖然我上期這門課的最後成績不是全班的最佳。。。”我當時的美國室友讀了後的絕不苟同:這太消極了!立即建議改成:“我盡了最大的努力獲得了優異成績。。。”總之,一定要強調(再強調)好的一麵,忽略(再忽略)差的一麵。這,不能不說是和我們中國人盡量看到自己的缺點的傳統大相徑庭。
且不說這個過分保護人的自信的風俗也可能有一些“副作用”,但自信自愛,的確是一個人人生幸福的最大保障。很多中國人混淆“自愛”和“自私”。殊不知兩者的內涵完全不一樣。我認為,“自愛”,是人對自己生來所具備的一切狀態的無條件接受態度,即:無論自己天生條件如何都愛自己;而“自私”,是人因為在物質利益上的貪婪而導致的損人利己的態度。自愛的人因為“自愛”而不在乎物質上的得失;而自私的人因為缺乏自愛從而需要在物質上和人攀比(來做補充)。所以,自愛的人反而不自私,自私的人反而不自愛。
中國的封建文化提倡的顯然是和自愛相悖的毀滅自信自愛的理念,而共產主義的利他觀念雖然有積極的因素,但骨質裏還是和封建文化一樣的以摧毀人的個人自信的的教育係統。反觀西方,自文藝複興以降,在文化上的貢獻都基本上是為圍繞著“人本主義”這個中心,所以“自愛”早已成了民間習俗。
其實西方人的這些習慣在他們的文化中處處可見。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美國男演員傑克·尼科爾森獲獎演說(他當時榮獲了一個電影界的終生成就獎)。他講到自己如何愛這個事業,講到做演員的工作如何危險等等。平時幽默風趣的他在講到這些時突然很動情,甚至哽咽,但最後他還是用自己獨特的調侃口吻說到:“其實真正‘危險的’是,在做完這一切之後,我會不可救藥的愛上我自己。”說完台下一片掌聲和淚水。
是的,愛自己,愛自己的一切:聰明也好,遲鈍也好,長得“入流”也好,長得一般也好。隻有一個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才可能活的幸福美好,才可能懂得如何尊重珍惜他人。
有人說過美好的愛情是因為愛上一個人而愛上整個世界,自愛,這個恒定的永遠不會失去的“愛情”,就會讓一個人對世界永遠充滿愛心。在這樣的富足的自愛的下,也許“漂亮”二字,都難以形容他們在每天的生活中感受到的美好。所以最後,我想以一個令我感動的“自愛”的例子,來結束這篇短文:
我在博客上認識的一位美國老頭,經常出言不遜(雖然他是一位無為而無不為的道家思想者)。一次有人開了一條討論線,主題是:你母親對你說過的最大謊言是什麽?這位老頭回答道:
“我母親對我的最大的謊言是說我‘長得英俊’。事實上,我是光彩照人!”(The biggest lie my Mom told me is that I'mhandsome. The truth is, I'm gorgeous.)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