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上學怎麽辦?”“孩子不用功讀書怎麽辦?”不少在美國的家長整天為這些問題而憂心忡忡。其實,孩子大多是願意通過學習去了解新的東西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的確會變得討厭念書、討厭學習。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而由於家庭因素影響所致的卻占了大多數。
當孩子討厭上學念書時,家長應先檢討一下自身有無以下行為:
1、容易生氣,動不動就打罵孩子;
2、從不稱讚孩子;
3、總是要求孩子考試得多少分或第幾名;
4、不給孩子娛樂的時間,隻要孩子一打開電視,他們便會問:“功課做好了沒有?為什麽看電視?”
5、給孩子許多補充練習。除了學校的作業外,孩子還要做爸爸媽媽布置的家庭作業。
除此以外,像父母不和、家庭生活不協調、雙親外出工作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使他無心念書。
家長必須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時會比較喜歡學習,學得更好更起勁,因此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應注意:
1.不要操之過急
家長應了解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孩子共同設計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切忌因操之過急而給孩子造成壓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
家長的心情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因此,在幫助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能力不及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否則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
許多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不注意方式,以為隻要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行了。其實,家長對孩子用遊戲性或音樂的語言說話是很有鼓勵作用的。
有一次,我到一個朋友家做客,見他的孩子玩意正濃。這時,孩子的母親用微笑的態度,在孩子旁邊用兒歌的旋律唱出:“乖孩子,要學琴,叔叔嬸嬸再會吧!”然後輕輕拉了拉孩子的手。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著媽媽去房間了。這位母親用遊戲性語言成功地喚起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相反地,如果這位母親用責罵的語氣對孩子說:“學琴的時間到啦,趕快到房間去”,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媽媽去學琴,也一定學不好!
家長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環境,並適時地關愛、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自動自覺的學習態度。
我有一個學生偉強。他家居住麵積不大,爸爸就在他的床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裝了一盞燈。每天晚上,全家人吃過晚飯,就會各自幹自己的事情:爸爸靜靜地坐在沙發上讀報;媽媽輕輕地做家務;偉強也就會自動走到他自己的書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課。
適當的時機,爸爸媽媽會走到偉強麵前,對他說:“我知道你一定會把功課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媽擔心。”在父母默默的鼓勵和支持下,偉強養成了自動學習的態度。
(四)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家長要指出孩子的優點,讓他知道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充滿自信心。
我認識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時候因入學早,各方麵表現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裏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對他說:“孩子,你真行!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孩子。你是班裏年紀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學一年就好了。不過,我們一起努力,解決問題,你會趕上別人的。”經過那一次,他對自己恢複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潛能,開始努力讀書了,很快便成為佼佼者。五)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數去評價孩子
家長不應過分重視孩子的功課、成績,而要看孩子的整體性表現而加以稱讚。如果孩子盡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績,家長應表示理解,不要讓他有過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