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隨喜

學會隨喜

看見下麵的糾紛爭執,想起中國古來為人智慧的隨喜這一條。

大家到網上來交流,為了讓自己開心,而不是自找煩惱。看見人家的好,得附和說聲好,而且不是敷衍的好,而是真心替別人開心的好。反之,看到別人的好,就不可自製地出來杠,則是自找煩惱,腦子大有問題。

隨喜是佛家很深刻的一個思想,下麵這個文章說得非常好,我不必狗尾續貂了,為了大家的方便全部抄在下麵:

 

https://zhuanlan.zhihu.com/p/9747259754

“隨喜”,全稱“隨喜功德”,即隨順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並心生歡喜,稱揚讚歎。當我們和這些善心善行相應時,同時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隨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門之一,其功德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其一,隨喜可以破除我執。唯有將自己和他人視為一體,才會發自內心地隨喜他人善行,之所以不能隨喜別人,是因為在我們的觀念中,我是我,他是他,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其二,隨喜可以對治嫉妒。嫉妒也是我執的表現形式,我們不會嫉妒自己的成就,也不會嫉妒自己喜歡的人,如果對所有善行都能心生歡喜,嫉妒就沒有活動機會了。

 

其三,迅速成就功德法財。佛教認為,隨喜他人善行,所獲功德將和對方一樣,所以這是積累資糧的捷徑。因為我們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事事親曆親為,但隻要至心隨喜,便能迅速成辦種種事業。有時,隨喜他人善行,甚至超過對方所獲功德。比如有人耗費百萬布施,發心卻不太純正,但我們以清淨心隨喜,所獲功德將超過布施者,因為功德是與發心成正比的。此外,隨喜諸佛菩薩的善行,也能獲得極大功德。

世間人每每見他人長才,不是隨喜,而且誹謗、批評、打壓,主要是嫉妒心理。很多佛弟子很會修隨喜法門,見他人善行,樂於點讚。不過也有人嫉妒心重,聽到說他人好便心生不悅,頭扭向一邊;或礙於情理,口中說好,其實言不由衷,心裏認為對方也不咋地,總是把人家的優點、善功稍稍打了很大的折扣。另有人在無關緊要時知道隨喜,一旦涉及自己“核心利益”“我的地盤”便排拒心很強。其實隻那麽一點點心的念頭而已,把這一點點拿開,心胸頓開,人家的也就是你的,何樂不為!

 

我們不僅要隨喜他人的善心善行,也可隨喜自己的善心善行。對自己的一念善心生起歡喜,可以使它繼續增長,因為隨喜就是滋養善心的陽光雨露。反之,如果隨喜往昔所造惡業,則會使罪業增長。所以說,隨喜是有特定物件的,必須隨喜善行而非不善行。比如:供養,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等等,這樣功德才能弘揚、共享且無量。

 

所有跟帖: 

禪! -Sequoia_CA- 給 Sequoia_CA 發送悄悄話 Sequoia_C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19:42:49

哈哈哈,波大也修佛了。這樣的文字你好像很少有吧。 -applebee3- 給 applebee3 發送悄悄話 applebee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19:45:42

我不修佛。。我修。。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62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19:49:13

不隨喜也應好好做人,害人之心不可有 -9876543- 給 987654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19:45:50

AI請出來一下,把不隨喜的都拉出來 -萬裏陽光照- 給 萬裏陽光照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19:47:14

要求沒有那麽高,不總出來惡心人就行了 -聞香識女人2023- 給 聞香識女人20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1/2025 postreply 19:49: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