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東(Zhi Dong Zhang):中國籍芬太尼“大毒梟”詳解
張誌東(Zhi Dong Zhang),又名“王哥”(Brother Wang)、Pancho 或 HeHe,是美國緝毒局(DEA)通緝的國際級芬太尼販毒與洗錢頭目,被視為中美墨三角供應鏈的關鍵“橋梁”。他涉嫌領導一個跨國犯罪網絡,將中國芬太尼前體化學品供應給墨西哥卡特爾(如錫那羅亞卡特爾和哈利斯科新一代卡特爾,CJNG),再販運至美國、歐洲等地。他的落網標誌著2025年全球芬太尼打擊行動的高潮,可能影響中美禁毒合作與10月30日特朗普-習近平會晤。以下基於最新報道(截至2025年10月28日)詳述其背景、犯罪、抓捕與影響。
1. 背景與犯罪網絡
- 身份:中國籍商人,40多歲,早年活躍於中國化工行業,後移居美國(洛杉磯和亞特蘭大為據點)。他並非直接生產芬太尼,而是充當“中間人”:連接中國合法化工企業(供應前體如4-ANPP、NPP)與墨西哥卡特爾,實現供應鏈閉環。
- 犯罪規模:
- 販毒量:據美國司法部指控,他負責出口/運輸/分銷超過1000公斤可卡因和1800-2000公斤芬太尼(足夠致死數億人)。這些芬太尼主要從中國前體合成,在墨西哥實驗室加工後經美墨邊境走私。
- 洗錢額:每年非法利潤超1.5億美元(150 million USD),通過150多家空殼公司、出口-進口幌子、美國銀行和加密貨幣(如USDT)清洗。DEA前特工Mike Vigil稱其為“芬太尼前體采購與資金加密轉換的關鍵環節”。
- 網絡覆蓋:中美墨為核心,延伸至中南美洲、歐洲、日本和中國。2025年5月,其手下Ruipeng Li被捕時繳獲數百份銀行文件,直接指向張誌東的全球資金鏈。
- 角色定位:墨西哥安全部長Omar Garcia Harfuch稱其為“國際洗錢大戶”,負責“建立卡特爾間連接,將芬太尼從中國轉運至全球”。 X平台討論多將其比作“中國版El Chapo”,強調其“北京芬太尼帝國”的金融支柱。
| 關鍵指控 | 細節 | 潛在刑期 |
|---|---|---|
| 販毒 | 芬太尼/可卡因分銷(DEA) | 終身監禁 |
| 洗錢 | 1.5億美元+(美國銀行+加密) | 20年+ |
| 犯罪組織 | 跨國聯盟(中美墨) | 終身監禁 |
| DEA懸賞 | 500萬美元 | - |
2. 抓捕與逃亡曆程(“冷戰式間諜劇”)
張誌東的逃亡與抓捕堪稱好萊塢劇本,凸顯國際執法漏洞:
- 2024年10月:首次在墨西哥城逮捕,關押於最高安全監獄。墨西哥總統Claudia Sheinbaum政府正與特朗普談判安全協議(芬太尼為焦點),張被視為“公敵一號”。
- 2025年7月:法官爭議性裁決改為軟禁(家監),盡管軍方看守。他從住宅牆壁挖洞逃脫(類似El Chapo隧道),乘私人飛機逃往古巴。 此舉引發墨西哥輿論風暴,Sheinbaum公開抨擊司法決定。
- 7月31日:抵達古巴後,試圖轉往俄羅斯(無美引渡條約),但在俄邊境因非法入境被拘,返回古巴。古巴當局逮捕他及兩名同夥(使用假護照)。
- 10月23日:墨西哥安全部長Harfuch宣布,古巴引渡張至墨西哥,後直接移交美國當局(可能經墨西哥領土或直飛)。DEA局長感謝古巴“寶貴合作”。 目前在美國高安全監獄候審,預計與“毒品恐怖主義”指控並行。
3. 影響與展望
- 對芬太尼危機:張落網或中斷供應鏈一環(前體采購+洗錢),但DEA警告,其缺席已持續一年,卡特爾可能轉向印度/越南來源。2025年美國過量死亡已降10%,部分歸功此類行動。
- 地緣政治:強化特朗普對中墨施壓(芬太尼關稅20%),中國外交部回應“責任在美國需求端”。X上中美用戶分化:美國帖稱“中國毒梟落網,保護美國生命”;中國相關帖指“美方政治化”。 若定罪,可能判終身監禁,如El Chapo。
- 全球意義:凸顯芬太尼“供給+需求+洗錢”三鏈需國際合作。專家呼籲中美恢複PEN-Link情報共享,避免“責備遊戲”。
一句話總結:張誌東是芬太尼全球貿易的“金融心髒”,其戲劇性落網(從墨西哥挖洞逃亡到古巴引渡)或促成中美禁毒“解凍”,但供應鏈韌性考驗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