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如下:
1. 商業模式的轉變
Anesthesiology Management Companies (AMCs)(麻醉管理公司)像 NorthStar、USAP、TeamHealth、NAPA 等,越來越傾向於:
- 以極低價格向醫院投標(underbidding),承包整個麻醉服務(包括術中麻醉、急診覆蓋、術前評估等)。
- 醫院通過這種方式降低整體麻醉成本、避免直接雇用麻醉醫生的福利負擔。
- AMC 承擔人力與排班風險,用「規模效應」和多醫院分配人力池來攤平成本。
? 2. 人員雇用方式的變化
- 越來越多 AMC 不再提供固定薪資+福利的全職合同,而是以 Per Diem(按日計酬) 或 1099 獨立合同製方式雇用麻醉師。
- 對 AMC 而言:
- 靈活,能根據手術量波動快速調整人力;
- 減少福利、保險、退休金等長期成本。
- 對麻醉師而言:
- 收入可能更高但不穩定;
- 無帶薪休假、無退休金;
- 缺乏談判力與集體議價權。
3. 醫療經濟背景
造成這種趨勢的根本原因包括:
- 醫療報銷(Medicare / private insurance)對麻醉費用的長期壓價;
- 醫院成本控製;
- 麻醉師短缺導致CRNA(注冊麻醉護士)比例增加;
- 投資基金收購 AMC 後追求利潤最大化,進一步推動低價承包+高彈性人力結構。
? 4. 潛在影響
- 專業質量風險:低價競爭可能壓縮麻醉安全與術前評估時間。
- 工作條件惡化:醫生被迫接受「非優先排班」「多點執業」等不穩定安排。
- 勞動力市場碎片化:傳統的 group practice 被大型AMC吸收或擠出市場。
成本控製帶來可能的質量問題,感覺這樣挺可怕的。我多年前認識一個麻醉醫生,年薪70萬,他說麻醉醫生的職責非常關鍵,不僅全程參與手術而且還要對病人狀況了如指掌,一點小差錯都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