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雨,現在晴天了。把園子裏拉秧的菜都清理了,樹叢修剪一下,正好明天是回收日。
回家整理書房,下決心把沒有看過、也不怎麽好看、不值得看的書,先扔一批。周三收紙張等回收物,扔出去,不再回首~
一邊做事一邊聽歌。聽著網絡熱歌《先生再見》。據說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當年收到孫先生的離婚信,就回複了一個字“可”。
過了不久,盧夫人又寫了一首詩給孫先生,就是《先生再見》。其實,還有什麽再見的機會呢?好在盧夫人有兒有女,獨居澳門活到85歲,應該是個心胸豁達能真正放下的女子。
舊時的女子,太不容易了。即使是大家閨秀,嫁入豪門,心裏細細碎碎的苦,無以言表。我們生在一個好時代,能自主自己的命運。
當然,即使在當今,也不是每個女子都能獨立自主。昨天聽了一耳朵脫口秀演員小帕的訪談,她的一個“熱點”是她那個結了六七次婚的爸。她說曾問過她的“六媽”為什麽嫁給她爸這樣一個混子,六媽說為了逃離原先更加不堪的生活。小帕說她很感恩自己能通過讀書、而不是嫁人達到“逃離”。
對於壓根就沒有必要“逃離”、也沒深陷過困境;曾經有著“立馬千山外,與明月同在”的豪情,並千帆過盡平安活到今天的我,真心覺得要不斷感恩。自己所有的磕絆,都不算什麽。
下麵就是《先生再見》的詞(不會貼歌)。會不會和坊間各種“莫言說”/“王小波說”一樣並不是盧夫人原作?不管了,我聽了挺感動的,這就是給到了“情緒價值”。
“今宵露寒,先生再見,轉身卻是淚水潸然。
這似水流年,我們不虧不欠,一別兩寬各自喜歡。
山長水遠,先生再見, 轉身已是天涯兩端。
這錦瑟華年,我們互相成全,一別兩寬回頭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