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識字:木,林,森

本帖於 2025-09-29 06:33:1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樂維 編輯

 

木,林,森的演變

 

 
                             

從左至右: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 (森的大篆缺失)

拚音:木 – Mu4;林 – Lin2;  – Sen1

教師指南

甲骨文:木就是一棵樹。古代的木材就是砍樹得來,所以畫一棵樹就代表木。在樹字出現之前,木就有樹的意思。木字中間一豎是樹幹,兩邊是衝下和衝上的樹枝。林用兩棵樹表示,當然不止兩棵。森則用三棵樹表示,意思是很多很多樹。

大篆:與甲骨文相似。森雖然沒有大篆,但如果有的話,也是三個木。

小篆:字形對稱,筆畫圓轉,其他與甲骨文,大篆相似。

隸書:這是大家熟悉的。一木木,二木林,三木森。

木字旁的變化

木字旁在隸書之前與木字沒有區別,但到了隸書以後,包括楷書,宋體字,木字旁原來右邊的一捺改成了一點。這是因為隸書之前的木字,甲骨文,大篆上下樹枝間隔很大,筆畫不長,兩個木字放在一起沒有問題。小篆因為筆畫都是內收,所以也沒有問題。但到了隸書,撇捺很誇張地外展,而且很長,兩個木字緊挨著放在一起,左邊木的捺,與右邊木的撇就會打架,就是交叉在一起。如果不讓它們相碰,就隻能把兩個木字相隔很遠,這樣的話,人們容易誤以為是木木兩個字,而不是一個字。最後老祖宗想出的辦法是:把左邊木的捺改成點,避免了筆畫之間的交叉。在書法上這叫讓位。一般是左讓右,比如禾字旁,示字旁,衣字旁,等。上讓下,比如竹字頭就是竹字壓縮後形成的。另外,草字頭,穴字頭,寶蓋頭,等都是上讓下的例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這“象形識字”的帖子,簡直是把漢字演變史,講成了生動的“小劇場”。 從 -雲端星語- 給 雲端星語 發送悄悄話 (463 bytes) () 09/29/2025 postreply 05:48:33

謝謝你的精妙的解釋。 -樂維- 給 樂維 發送悄悄話 樂維 的博客首頁 (680 bytes) () 09/29/2025 postreply 06:13:03

估計再也沒有這3個字更象形了。 -綱婡- 給 綱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9/2025 postreply 05:51: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