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外鄉人",正在拿著相機對著金壁輝煌的靜安寺猛拍,忽然看到一群打扮得像"老荻克""王琦瑤"的人們招搖地走來,直接走向百樂門舞廳。
要問這些爺叔阿姨為什麽對這裏如此著迷?或許,當燈光暗下,音樂響起,手中的保溫杯暫時放下,他們踩著的不是舞步,而是整個青春的。
音樂一響,江湖登場。慢三、快四、吉特巴……沒有他們不會的舞步。年輕人在旁邊拿著手機拍抖音,他們嘴角一揚,心裏默念:"哼,這些小青年,依曉得啥叫真正的‘交際舞伐?我們跳的是風華絕代!"
在這裏,他們不是誰的阿爺阿娘,不是小菜場裏討價還價,買好菜還要搭把蔥的斤斤計較小市民,他們依然是當年那個在外灘吹著風、聽著周璿、憧憬著未來的翩翩少年和窈窕淑女。
爺叔永遠是儂的爺叔,阿姨永遠比儂時髦比儂嗲,上海爺叔阿姨真是想得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