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F%9D%E7%BD%97%C2%B7%E4%BC%AF%E5%B8%8C%E5%92%8C/8969790
伯希和對敦煌文物的獲取,是一段交織著學術考察、文化劫掠與殖民擴張的複雜曆史,不僅造成了中國文化遺產的巨大損失,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國際漢學的研究格局。
下麵這個表格可以幫助你快速了解伯希和獲取敦煌文物的關鍵信息。
方麵 | 具體內容 |
---|---|
時間與地點 | 1908年2月-5月,於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第17窟) |
關鍵人物 | 保羅·伯希和(法國漢學家)、路易·瓦揚(軍醫,負責測繪)、夏爾·努埃特(攝影師)、王圓籙(莫高窟道士) |
主要手段 | 1. 利用其精深的漢學知識甄選文物精華 2. 通過談判,以500兩銀子(約合90英鎊)的價格從王道士處購得 |
所獲文物概況 | 約 7000件 寫本、卷子及繪畫幡幢等,其中包括大量極具價值的佛經、道教文獻、世俗文書和非漢語文書 |
文物去向 | 寫本入藏法國國家圖書館,繪畫、紡織品等藝術品入藏吉美博物館 |
https://tv.cctv.cn/2024/02/29/VIDEHquIsVfLKiTrbORw6jtt240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