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伯利茲回來一周了,玩得

不爽。San Pedro 是完全依賴旅遊業生存的鎮子,性價比很低。臨走時在機場碰到加州老哥,說不能把San Pedro理解成伯利茲,本土是完全不同的。老哥退休後在墨西哥各地轉了個遍,不滿意,最後選擇了伯利茲,直接買房置業變成永居。雖然對基礎建設還是有些遺憾,但對醫療,房價,房產稅以及他選擇的小區還是非常滿意的。我們本想著不會再去伯利茲了,聽他一說,覺得將來可以去本土再轉轉。

伯利茲嚴重依賴進口,對美金匯率幾十年不變2:1,美金通用,找零時可以混搭著。我下麵提到的價格都是美元價格。

San Pedro鎮上的小雜貨店(鎮上沒有自由市場),宰客嚴重,兩套定價係統----外國人和本國人。大哥說本土也是,但總體價格低相當於島上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最初他需要每次出示綠卡,店家給他調整價格,時間長了,那些店認識他了,這才不再用綠卡。買了一條奶酪,四分之一磅,就花了三塊五……島上大約隻有香蕉和木瓜和美國價格持平。島上的紀念品也都很貴,仿佛美國人是人傻錢多,隨隨便便一個小物件張口就是二十,幾乎不能換價。。最後我們還是在本土機場挑到了幾樣滿意的東西。

島上的交通工具主要以高爾夫油車為主(汽車很少),油價六塊錢一加侖,比加州還貴吧。去之前在網上看到租車一天五十,當時完全沒有考慮。到了之後發現,步行去潛店還行,但去鎮上略遠,主要是氣溫太高,白天一般都是92度,而且濕度大,最後,走了幾家店,討價還價之後是二十五一天。

用娃的話說,這是一個很割裂的城市。窮國如斯,主街上沒有一個垃圾箱,卻幾乎見不到垃圾,街麵上整潔得讓人難以置信;偶爾瞅一眼小巷,則回歸了窮國本質,垃圾遍地。空氣中永遠飄散著不知來自何處的塵土,高爾夫車座上永遠覆著一層灰。租車時還嫌店家沒打掃幹淨,店家邊說,一會兒就又會落滿了,邊隨手拿紙巾象征性地劃拉了一把。第二天,我們就不再為灰塵而煩惱了——正如店家所言,那層灰永遠抹不盡,除非下雨。每天清早都能聽見酒店和附近商家在用高壓水槍衝洗店麵外的街道,人家說城裏也一樣,不僅是衝洗街道,還衝洗高爾夫車。 我好奇的是,他們不缺淡水嗎?!

潛店深潛價格比菲律賓和洪都拉斯貴一倍,比夏威夷便宜很多(娃剛從夏威夷回來)。但是他們是按時間來潛水,每次40-45分鍾(中美洲的常態吧),而夏威夷是按氣量來潛,潛導每次陪娃潛夠80分鍾。娃心裏很不爽~~深潛用掌櫃的話說,和洪都拉斯差不多,能見度比菲律賓略好,多樣性不如菲律賓。娃說比墨西哥水質差。

浮潛更不要說了,貴了六倍吧!我長歎一聲,不是很開心地潛了四次。當地潛點屬於浮潛不友好,船停在很深的水域,離岸較遠,多數時間我是浮在四十呎深的水麵,模模糊糊看不到什麽。有一次午休時,我自己下水往岸上遊,這才有機會近距離體驗。當然我理解他們為什麽不願帶人淺水浮潛,怕新手緊張亂踢亂站,還有不少手欠的。我自詡水平高,不在此列。以前浮潛更是喜歡單飛,自由自在。半個小時後,導遊跟過來,我的單飛結束了,又回到四十呎高位,百無聊賴地漂著。這次浮潛的收獲是抓了一隻不蟄人的海哲,象球一樣在水裏拋來拋去;還遠遠見到了深潛常見的eagle ray和鯊魚。

島上吃得也不好,點過幾次catch of the day, 新鮮石斑,每次都做得焦幹。當地人的飲食主要是米飯/豆飯,雞肉和豬肉,店裏連冷凍海鮮都沒有。據介紹,島上隻有兩戶祖傳的漁民有捕魚資格,全島酒店的海鮮由他們供應。娃找了一家網評很好的taco店,一試之下大失所望,taco shell都不是新鮮的……倒是每晚樓下有小推車賣taco,不少當地人坐在高爾夫車上排隊等候。用娃的話說,看著就不幹淨,味道必須好!一問,說是五塊錢三個。我們吃過晚飯後跑下去試了一下,味道還行,比店裏吃的好多了。但是我注意到別人一盒裏都是四個,我心裏嘀咕了一下。第二天在鎮上看到一個很小的門臉兒,標識和小推車一樣,牆上寫著五塊錢四個。本來還想著每晚去樓下吃夜宵,這下徹底斷了念頭。

真正品嚐當地飲食,卻是在船上,豆子飯沒加豆子,配燉雞腿。和菲律賓船上吃的飯比起來,這就是吃豬食,好在雞腿味道不錯。飯店裏的白米飯用椰奶煮,吃了幾次,都是夾生加高鹽……

伯利茲最有名的潛點是藍洞,去之前看了很多網評,我倆決定不去。後來娃說想去,沒辦法一起去----畢竟沒有親眼看過,是無法點評的。當然,我們的感受都是不值得----往返五個小時的船,潛店的費用加藍洞入場券三百一個人,就是去看一個大深水坑。但我們碰到另一家,去了藍洞兩次,說是喜歡藍洞後另外的兩個潛點。

島上另有一處景點,秘密海灘。開一個多小時高爾夫車過去,沒看到秘密,看到的是一個挨一個的酒吧,各自播放的雜亂喧天的音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