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爸爸是家裏的大廚。學校大院裏大家來自天南地北,常常會一起交流做菜經驗,爸爸很愛學,然後興致勃勃地在家裏實驗。畢竟是巧手的工科男嘛,學什麽都很順溜,爸爸在有限的資源裏變著花樣給全家做飯。後來我一直喜歡北方麵食,也是爸爸的啟蒙,他做得不如北方人那麽快,但包子、餃子、餡餅都會做。
我爸在家時,我媽媽隻能打下手。但那會兒不是見天折騰嘛,一會兒去幹校、一會兒開門辦學,所以我爸也常常不在家。我媽逼上梁山時,隻能下廚房唱獨角戲了。不過我們也沒餓著,而且媽媽做的有些菜至今讓我懷念。
比如她自創的“雞蛋肉”,就是在肉餡裏拌上調料,打上幾個雞蛋,炒熟了就飯拌麵皆相宜。
長大後我吃過外麵賣的“肉燥麵“,但那是純肉末加料做的,不放雞蛋。
1. 今天晚飯突然想吃“雞蛋肉”了,就做了一碗。我媽那會兒會加兩勺肉湯“篤一篤”(煮的意思),而且肉末攪得更碎。我覺得是那會兒肉金貴,她想做出來更“出數”。我做得幹一點,還加了幾隻蝦。我呼嚕呼嚕拌了一大碗米飯,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
我一直以為自己有一個“國際胃”,享受走四方、吃四方的樂趣,可是年紀漸長,卻越來越懷念小時候的各種吃食,也越來越不喜歡在外麵胡吃海喝了。
2. 今天還做了玉米排骨湯、蒜蓉空心菜。八寶飯是大華99買的,上海“喬家柵”的。
兒子回來這一個多月,隻要在家都是他做飯。他現在應該算個合格的“煮夫”了,因為不似以前隻是“玩票”,時不時試驗點新菜色啥的;現在是翻冰箱因材而為,不論冰箱裏有什麽都能胸有成竹做出合適的菜。
貼點他這幾天做的:
3. 很新鮮的大西洋比目魚(Halibut),簡單烤一下就很好吃。
4. 茄汁羊排
5. 番茄洋蔥意麵
6. 茄汁烤牛仔骨。為什麽和茄汁幹上了?因為前幾天暴熱,酸酸的茄汁比較開胃。
兒子今夜的飛機飛香港。他來來往往、我牽牽掛掛......
謝謝看帖。祝大家夏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