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個預測,原來懲罰性關稅是另外算的,對等的,隻是正常的那一部分
真是這樣嗎?
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
商品類別 | 普通關稅 (MFN) | 當前懲罰性關稅 (截至3月24日) | 當前總關稅 (3月24日) | 對等關稅後新總關稅 (4月2日起) | 變化說明 |
---|---|---|---|---|---|
農產品 | |||||
大豆 | 2.5%-7.5% | 25% (List 3) + 20% (2025) | 47.5%-52.5% | 57.5%-67.5% | 加10%-15%,匹配中國對美大豆關稅(25%-30%) |
海鮮(如魚類) | 0%-6% | 25% (List 3) + 20% (2025) | 45%-51% | 50%-61% | 加5%-10%,反映中國漁業保護性關稅 |
水果(如蘋果) | 0%-4.8% | 25% (List 3) + 20% (2025) | 45%-49.8% | 50%-59.8% | 加5%-10%,對等幅度較小 |
電子產品 | |||||
手機 | 0% | 15% (List 4A) + 20% (2025) | 35% | 50%-60% | 加15%-25%,考慮中國非關稅壁壘(如VAT 13%-16%) |
筆記本電腦 | 0% | 15% (List 4A) + 20% (2025) | 35% | 50%-60% | 加15%-25%,與手機類似 |
半導體 | 0%-2.5% | 50% (2024) + 20% (2025) | 70%-72.5% | 80%-92.5% | 加10%-20%,戰略性加碼 |
能源產品 | |||||
原油 | 0.5%-1.6 cents/桶 | 20% (2025) | 20% + cents/桶 | 25%-30% + cents/桶 | 加5%-10%,匹配中國能源進口限製 |
液化天然氣 (LNG) | 0% | 20% (2025) | 20% | 25%-30% | 加5%-10%,變化幅度較小 |
工業品 | |||||
機械(如發動機) | 2.5% | 25% (List 1) + 20% (2025) | 47.5% | 57.5%-62.5% | 加10%-15%,匹配中國機械類關稅(約15%) |
電動車 (EV) | 2.5% | 100% (2024) + 20% (2025) | 122.5% | 132.5%-142.5% | 加10%-20%,匹配中國對美車關稅(15%-25%) |
電池 | 2.5%-7.5% | 25% (2024) + 20% (2025) | 47.5%-52.5% | 57.5%-67.5% | 加10%-15%,新能源領域競爭加劇 |
太陽能電池 | 0% | 50% (2024) + 20% (2025) | 70% | 80%-90% | 加10%-20%,對等可再生能源關稅 |
金屬 | |||||
鋼材 | 0%-2.5% | 25% (232) + 20% (2025) | 45%-47.5% | 55%-62.5% | 加10%-15%,匹配中國鋼材關稅(10%-20%) |
鋁材 | 2.5%-7.5% | 25% (232) + 20% (2025) | 47.5%-52.5% | 57.5%-67.5% | 加10%-15%,全球鋼鋁稅率統一後額外加碼 |
消費品 | |||||
服裝(如棉T恤) | 16.5% | 15% (List 4A) + 20% (2025) | 51.5% | 66.5%-81.5% | 加15%-30%,匹配中國紡織品關稅(20%-35%) |
鞋類 | 8%-12% | 15% (List 4A) + 20% (2025) | 43%-47% | 58%-72% | 加15%-25%,消費品關稅顯著上升 |
玩具 | 0%-7% | 15% (List 4A) + 20% (2025) | 35%-42% | 45%-62% | 加10%-20%,對等幅度中等 |
家具 | 0%-5% | 25% (List 3) + 20% (2025) | 45%-50% | 55%-65% | 加10%-15%,匹配中國家具類關稅 |
醫療用品 | |||||
口罩 | 0%-7.5% | 25% (2024) + 20% (2025) | 45%-52.5% | 55%-67.5% | 加10%-15%,供應鏈安全考量 |
注射器 | 0%-4% | 25% (2024) + 20% (2025) | 45%-49% | 55%-64% | 加10%-15%,醫療領域對等加稅 |
列表說明
- 普通關稅 (MFN):
- 基於美國協調關稅表(HTS),為WTO最惠國待遇標準,通常較低(平均3%-4%)。
- 示例:服裝16.5%、大豆2.5%-7.5%。
- 當前懲罰性關稅 (截至3月24日):
- 來源:
- 2018-2019貿易戰:List 1-4加征10%-25%(如機械25%、服裝15%)。
- 拜登調整(2024):電動車100%、半導體50%、電池25%等。
- 特朗普2025新政:3月4日起所有中國商品加20%(2月加10%+3月加10%)。
- Section 232:鋼材25%、鋁材25%(2025年3月全球調整)。
- 示例:電動車懲罰性關稅 = 100%(2024)+ 20%(2025)= 120%。
- 來源:
- 當前總關稅 (3月24日):
- 計算:普通關稅 + 懲罰性關稅。
- 示例:服裝51.5% = 16.5%(MFN)+ 15%(List 4A)+ 20%(2025)。
- 對等關稅後新總關稅 (4月2日起):
- 政策背景:特朗普“公平與對等計劃”(2月13日備忘錄),匹配中國對美關稅並加碼5%-30%,4月2日生效。
- 假設依據:中國對美關稅(如大豆25%-30%、服裝20%-35%)+非關稅壁壘(如VAT 13%-16%)。
- 示例:服裝從51.5%升至66.5%-81.5%,加15%-30%。
- 變化說明:
- 幅度:消費品(如服裝、鞋類)加稅15%-30%,能源產品(如原油)加稅5%-10%,戰略品(如半導體)加10%-20%。
- 動態性:3月24日白宮縮小對等範圍至“主要貿易夥伴”(包括中國),具體稅率可能因談判調整。
數據來源與假設
- 當前關稅:USTR公告、CBP HTS清單、2025年3月特朗普行政令。
- 對等關稅:白宮聲明(2月13日)、中國海關關稅表、Reuters(3月18-24日)、X趨勢(如@TradeWarWatch)。
- 假設:對等關稅以中國現有關稅為基準,額外加5%-30%反映非關稅壁壘和懲罰性意圖。
=========================
美國對加拿大商品關稅
商品類別 | 普通關稅 (MFN) | 當前懲罰性關稅 (截至3月25日) | 當前總關稅 (3月25日) | 對等關稅後新總關稅 (4月2日起) | 變化說明 |
---|---|---|---|---|---|
農產品 | |||||
穀物(如小麥) | 0%-2% | 25% (2025年3月4日) | 25%-27% | 30%-35% | 加5%-10%,匹配加拿大對美穀物關稅(約5%-10%) |
乳製品(如奶酪) | 0%-3.5% | 25% (3月4日) | 25%-28.5% | 50%-245% | 加25%-216.5%,匹配加拿大高乳製品關稅(部分超200%,如奶酪241%) |
肉類(如牛肉) | 0%-4% | 25% (3月4日) | 25%-29% | 30%-40% | 加5%-15%,匹配加拿大肉類關稅(約10%-15%) |
能源產品 | |||||
原油 | 0.5%-1.6 cents/桶 | 10% (3月4日,能源特例) | 10% + cents/桶 | 10%-15% + cents/桶 | 加0%-5%,加拿大對美能源關稅低(近0%),變化有限 |
天然氣 | 0% | 10% (3月4日) | 10% | 10%-15% | 加0%-5%,對等幅度小 |
電力 | 0% | 10% (3月4日) | 10% | 15%-25% | 加5%-15%,匹配加拿大電力出口限製(如安大略25%威脅) |
工業品 | |||||
機械(如零件) | 0%-2.5% | 25% (3月4日,非USMCA商品) | 25%-27.5% | 30%-35% | 加5%-10%,匹配加拿大機械類關稅(約5%-10%) |
汽車 | 2.5% | 0% (USMCA合規免稅) / 25% (非USMCA) | 2.5% / 27.5% | 10%-25% / 35%-50% | USMCA品加7.5%-22.5%,非USMCA加10%-25%,匹配加拿大汽車關稅(6.1%-10%) |
金屬 | |||||
鋼材 | 0%-2.5% | 25% (3月4日) + 25% (3月12日232) | 50%-52.5% | 55%-65% | 加5%-15%,匹配加拿大對美鋼材關稅(約10%-15%) |
鋁材 | 2.5%-7.5% | 25% (3月4日) + 25% (3月12日232) | 52.5%-57.5% | 57.5%-70% | 加5%-15%,匹配加拿大鋁材關稅(約10%) |
消費品 | |||||
服裝(如棉T恤) | 16.5% | 25% (3月4日,非USMCA) | 41.5% | 50%-60% | 加8.5%-18.5%,匹配加拿大服裝關稅(約17%-18%) |
家具 | 0%-5% | 25% (3月4日,非USMCA) | 25%-30% | 30%-40% | 加5%-15%,匹配加拿大家具關稅(約9.5%-10%) |
木材 | 0%-8% | 25% (3月4日,非USMCA) | 25%-33% | 35%-50% | 加10%-25%,匹配加拿大軟木關稅(約10%-20%)及非關稅壁壘 |
列表說明
- 普通關稅 (MFN):
- 基於美國協調關稅表(HTS),為WTO最惠國待遇標準,通常較低(平均3%-4%)。
- 示例:服裝16.5%、鋼材0%-2.5%。
- 當前懲罰性關稅 (截至3月25日):
- 來源:
- 2025年3月4日:特朗普對加拿大商品加征25%(能源10%),USMCA合規商品免稅至4月2日。
- 2025年3月12日:全球鋼鋁關稅25%(Section 232),疊加於3月4日關稅,非USMCA鋼鋁達50%。
- 示例:鋼材50%-52.5% = 0%-2.5%(MFN)+ 25%(3月4日)+ 25%(3月12日)。
- 來源:
- 當前總關稅 (3月25日):
- 計算:普通關稅 + 懲罰性關稅。
- 示例:
- USMCA合規汽車:2.5%(無懲罰性關稅)。
- 非USMCA服裝:41.5% = 16.5%(MFN)+ 25%(3月4日)。
- 對等關稅後新總關稅 (4月2日起):
- 政策背景:特朗普“公平與對等計劃”(2月13日備忘錄),4月2日起匹配加拿大對美關稅並加碼5%-25%,USMCA免稅到期。
- 假設依據:
- 加拿大對美關稅:乳製品超200%(超配額)、汽車6.1%-10%、服裝17%-18%、鋼材10%-15%(3月13日起)。
- 非關稅壁壘:如加拿大GST(5%)、乳品供應管理、電力出口限製。
- 示例:乳製品從25%-28.5%升至50%-245%,匹配加拿大241%奶酪關稅。
- 變化說明:
- 幅度:乳製品加稅極高(25%-216.5%),因加拿大供應管理壁壘;能源加稅低(0%-15%),因雙邊能源貿易開放;汽車、鋼鋁加5%-25%,反映中等對等性。
- USMCA影響:4月2日起,USMCA合規商品免稅到期,麵臨對等加稅(如汽車從2.5%升至10%-25%)。
- 動態性:3月24日《華爾街日報》報道對等關稅範圍縮小,加拿大乳製品、木材等為重點目標。
數據來源與假設
- 當前關稅:USTR公告、CBP HTS清單、特朗普行政令(3月4日、3月12日)。
- 對等關稅:白宮聲明(2月13日)、加拿大海關關稅表(2025年)、Reuters(3月18-24日)、X趨勢(如@TradeWarWatch)。
- 假設:對等關稅以加拿大現有關稅為基準,額外加5%-25%反映非關稅壁壘(如GST、乳品配額)及懲罰性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