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為什麽臭?短壽的設計方法

本帖於 2025-02-11 10:15:36 時間, 由普通用戶 chinomango 編輯

我覺得,一是門邊膠圈存水易生黴,灰黑一塊清理不掉的。二是滾筒支架鑄鋁與洗衣粉反應腐蝕。三是出水管比上裝式的拐彎多且是多鼓包的能存水。洗衣水放久肯定臭。

所以門一定要敞開,膠圈邊緣在取衣服時擦一把,用洗衣液且限量。順便說上裝省水的會把毛毛留在衣服上如何處理?而且發現56分鍾的normal,真正轉洗衣的時間不到一半,其餘都是平衡、檢查、甩幹排水。

這裏再問個問題:灰水包括洗衣和洗澡水,如果用來澆花草,哪個比較不臭?

我的一個GE用了整10年,第三年換過個二手的水泵。滾筒是8年還是10年質保免費運送,但是拆卸是極其麻煩,後來去看備件已經沒有了,因此10年質保要看運氣,看過南韓的控製板也是早早就沒庫存了。還有網友說,鑄鋁支架是沒有質保的。不做粉末噴塗而是鑄鋁,就是為了讓它壞。

以前的洗衣機20年沒問題,烘幹機50年都有的,空調也有40年的。現在的家用電器,網上說5-6年,我看最多10年。那麽為了縮短壽命怎麽設計?

一是上麵說的磨損件壽命,包括軸承、塑料齒輪、用泡沫塑料的懸掛(如果是膠皮壽命可以很長)、彈簧、點火或傳感頭。二是機械的電觸點,降低合金質量或用一般黃銅小觸點,接觸打火燒壞。三是電路板上用大電流繼電器但是細引腳細電路,借助發熱使得電路板周圍燒毀,我把它換成插片的遠離電路板。四是設計裕量小容易燒毀,例如南韓的穩壓器和無刷驅動,再把電路板封上厚厚的膠不讓維修。五是在小變壓器裏麵埋個一次性保險絲,變壓器小因而發熱,把保險絲慢慢的燒細燒斷,我把它換成過熱保護開關。六是芯片工藝讓程序在10年後跑飛,例如美國用量最大的一家微處理器公司,我和朋友的都是在10年後程序失效或亂動,這可能非常危險。

50年前,日本的產品設計就知道,搭配品質不同的元器件,可以在10-20年內用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價值,包括不起眼的電阻,都是不同誤差限的混合使用。而中國的彩電無故障如何有2千小時提高到8千小時以上?很簡單,就是元器件的裕量,峰值電壓600V的地方用1000V或者1200V耐壓的。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