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聊瓷餐具,隨便聊聊一些個人的看法。
1.
餐具的話,特別是用於中華飲食,出於健康原因,推薦高溫釉下彩,那些花裏胡哨的釉上彩不推薦。原因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8dLYHhiFRAc?feature=share
如果搞不清初什麽是釉下彩,就選擇,青花瓷,高溫顏色釉都沒有問題的
2.
分辨清楚圖案是印刷的還是手繪的,這個會者不難。有個簡單的辦法,如果成套的瓷器圖案一摸一樣,一定是印刷的,當然有些廠家會把圖案多複製幾份微微修改,這樣即使成套的瓷器圖案也有小小的區別。印刷的還是手繪的和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無關。主要是品質,印刷的基本不會是什麽好的瓷器,跟談不上藝術品。就像home賣的印刷的裝飾畫,就是廉價的裝飾品。一句話,上些檔次瓷器,一定手繪的。手繪是進階瓷器的入門必備。國內一般印刷的價格在30-40以內,手繪的一定高於這個價格。
3.接下來就有點難了
判斷瓷器品質要看胎,要看釉,要看燒結溫度
胎要潔白,細膩,油潤
有沒有一種像糯米團一樣的感覺,這就是好的胎。
景德鎮瓷器在宋代被稱為繞玉,就是指看上去像玉一樣,就是指釉的瑩潤肥厚
左麵是翡翠,右麵是青花瓷,比較一下玉質感
景德鎮120RMB買的公道杯
為什麽會這樣,應為釉質肥厚,下圖可以看到胎,藍釉,透明釉,三者緊密的熔融在一起,而不是像普通瓷器像三明治一樣薄薄的各自分離
正麵觀察,釉和圖案有縱深感有變化
今天就說這些吧。
看了卡拉OK突然停電哥這幾天談AI,一直以為他至少是懂一些的,直到今天看他談python .突然就想到了郭德綱的話“內行要是與外行去辯論那是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煤最好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個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我覺得當初第一次教兒子編程時,都沒有這樣。尹鏵說過,有些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理科不適合你,你還是放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