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裏,吃兔肉,老有名的是霜降的時候,被稱迎霜兔,最好再佐上菊花酒。另外,這兩年很火的那本《宋宴》,就是那本號稱古人餐桌係列第一部的《宋宴》裏,提到宋代就有火鍋燙,大雪小雪雪天裏燙野兔肉片很小資時興的說,美名其曰撥霞供。
然後對我而言,從小到大無論何時我都喜歡兔子肉,不管是什麽季節的兔子一概喜歡,隻要超市能買得到就心滿意足。
龍年小雪的今天,我是既有心情興趣,又有時間空閑,整了一個極簡版的盤龍酥肉。80年代龍年春節老輩子做過給我吃,用大剪刀將一塊肥廋相間的豬肉轉圈剪成長條下鍋炸成酥肉,用筷子扒拉凸造型,最後出鍋是一個個可以坐立穩當的盤龍狀酥肉。我自己使用兔子的肚皮來作最為簡單,一般而言一隻兔子的肚皮肉可以剪成四個盤龍兔酥的肉料,今天我失手隻做成3個,而且成品全是趴著的,但是味道真好得很。 這兔酥的佐料和普通酥肉一模一樣:紅薯粉、麵粉、生抽、鹽、雞蛋、青花椒,丁點油。
原始狀態剪兔子肚皮肉,一定要轉著圈剪不能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