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漢口站到北京西
自從來了美國,回國北京到武漢間往返都是坐過夜車,這是第一次坐高鐵白天走完全程。看到京漢鐵路沿線這二十多年的變化,非常震撼。
2、同學聚會
出國前在海澱,高中同班同學裏有四位走得非常近,情同手足。之後每次回去,我們幾家人依然跟親的一樣。這一次,一別十幾年,又經曆了疫情,真有劫後餘生的感覺。一位同學從出差地趕回,另一位同學的太太在重慶的會還沒有開完也匆匆趕了回來;另外增加了一位畢業後一直在京工作,當初卻沒跟我們走近的同學,以及一位從西安和一位從武漢來的同學。
當晚的晚宴選在了圓明園南門的花家怡園。同學的太太為這個選址,用了很多心,處處考量為我量身定做一般。之前還一家人先去試吃了一次才最後定了下來。
席間自然少不了大量馬屁,主要是讚美為陪我而遠程趕來的同桌加閨蜜,她事業幹得轟轟烈烈,職位也很高。為了安慰我,他們最後加了一句:當年你更是女神一樣的存在!哈哈哈,我信以為真,必須的!
閨蜜慧眼識珠,挑上了在音樂係當教授的同學太太,說她嗓子這麽好,一定要唱!鋼琴教授挑了這首歌,我還記得每一句歌詞,大家再次表達了佩服之情。哈哈哈~~~
3、意猶未盡
頭晚快十一點散場時又約了第二天的午餐,在離我和閨蜜住的湖北賓館很近的一個西北菜館。
早起在賓館房間看到的西山晨照和日月同輝
這一路走下來,差不多所有宴席的主座都歸了我
4、首都機場
閨蜜堅持要見到我兒子之後才回家,把自己回程的機票訂在了兒子到達的三半個小時之後。我們仨在這家星巴克聊了一個小時,主要是閨蜜提點兒子,跟親媽一樣。
5、四季民福
送走閨蜜,我和兒子趕去西河沿兒住地旁的四季民福。七點半,侄女也剛剛到,從外地趕回來的侄女婿已經排了三個多小時的隊了。我們一起又等了一個小時,才終於吃上了晚飯。
自打來美國就不再吃魚蝦的兒子,喜歡上了這盤鬆鼠鱖魚。
烤鴨很可口,不過也沒有到值得排隊四個多小時的程度啊!心疼死辛苦排隊的侄女婿了。
6、尋親
兒子最小的時候是寄托在我家附近的一位奶奶家的,他管這家爺爺奶奶叫“爺爺”“奶奶”,管自己的爺爺奶奶叫“天津爺爺”“天津奶奶”。我來美國前一家人去看叔叔阿姨,叔叔拿出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上麵都是他日記式的詩作,記載的全是兒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
奶奶家樓下的幼兒園,兒子也上過。
來美國的頭幾年,各種壓力和辛苦。等把綠卡辦下來,可以回國了,卻找不到叔叔阿姨家的電話號碼了。回到北京,發現我們原來住的筒子樓已經沒有了,換上了新的高層,就以為阿姨家也被搬遷了。再後來有其他事要操心,就把他們放淡了。是疫情,更是這次兒子要回去看四老的急迫,讓我覺得必須盡快找到他們。
那天兒子的大姐姐(是第二家幫我們帶過孩子的鄰居的女兒,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請了午餐,飯後我的大姐姐(帶兒子的鄰居)帶著我們去走阿姨家那一片。我憑著肌肉記憶走到了阿姨家的門洞,敲錯了樓層,幸運的是201的也是老住戶,認識阿姨一家。於是我們上了 501,敲了許久才有人開門。阿姨慢慢地移出來(她八十了,得了關節炎),打開門,看到我,一把揪到懷裏,就失聲痛哭 。。。
我們就那麽站在門口,等阿姨平靜些了,才拉過來兒子,叫阿姨看是誰。唉!又是一通言不成聲的嚎啕啊 。。。
二十多年了,他們沒有一天不在想這個孫子,他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這個最愛的孫子了 。。。
爺爺已經不在了 。。。 新冠第一年的十月,因為檢核酸的硬規定,心梗的老爺子在醫院門口等了三個小時,耽誤了救治 。。。
小妹告訴我,兒子走後爺爺有了自己的孫子,可隻要奶奶出門不在家,爺爺就會打這個孫子,罵他怎麽不像哥哥(我兒子)那麽乖!爺爺的性情特別好,而且爺爺奶奶共三個子女,卻隻有這唯一一個孫輩 。。。
[奶奶照片刪了]
我心中隻有無盡的自責 。。。
7、滄海桑田
孩爸以前的辦公樓,現在全是餐館。
阿姨和小妹第二天在這裏招待了我們,她們特意請來一位朋友,一位特有見識的純北京爺們兒,來侍吃。我們三個女人看著,兒子風卷殘雲般的吃掉了三大盤牛羊肉。臨走,奶奶又給帶上了她烤的紅薯、煮花生和玉米棒子。
當年兒子在我自行車後座上至少每周要走過一次的小路
這裏留下過許多人的青春和愛情吧?從前的五道口工人俱樂部
今天的宇宙中心五道口
我的大姐姐大哥哥陪我們走到了這裏
兩個校門都試了,卻都帶不進去成年的兒子。校友卡不好使!
到了晚飯點兒,又正好在這裏。想再試試花家怡園,卻滿成這樣,根本吃不上!
坐地鐵回到住處,正是華燈初上。
8、香山紅葉
三十年沒爬過香山了,這次爬上去好吃力!十月底還太早,葉子都還沒有紅。
9、穆桂英掛帥
在國家大劇院看的,胡文閣主演
10、刀削麵
西河沿兒街上的小飯館吃的,甚是可口。兩碗麵,一盤拍黃瓜,一盤鹵牛肉,140人刀。
11、走馬觀花
在京的第五天,兒子上午攀岩,下午姨侄女又過來陪我們逛了半天。
美術館,沒有時間進去
這次唯一看到的花壇,在北海南門。
景山公園煤山頂上看到的白塔
日落北海
想吃後海的烤肉季。店已經換主了,改作涮肉,排隊等吃的遊客比那天在四季民福還多。我們打車去三裏屯太古裏吃了一家粵菜。那裏很美,有照片但在另一個手機上現在看不到。
這天走了一個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