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的鄰居家就在我家馬路對麵。他應該是我哥哥姐姐的發小(我小他們十幾歲)。我姐跟我說最近追我姐姐(姐夫過世3年了)。我說小時候他幹嘛去了。我回國期間,在我哥家見過他,我說他現在怎麽這麽醜,我覺得應該是他的生活波折經曆所至。他趕不上他爸爸當年的和善與順眼。
說起他。當年他爸爸受迫害全家人下放到農村,後來平反回城。沒過幾年,他媽媽過世。他爸爸以極快的速度就要再婚。他與2個妹妹,極力反對。他還與他爸爸動手了。他爸爸還是再娶了,扔下他們,檢察院分了一個房子搬到我家樓上。我們常會在樓梯間遇到,可能我當時也失去父親。我覺得他很親切和藹。常常會說話。
話說我哥發小,後來結婚生子。在海關工作單位分房過去都是男方分房子。過著普通人的人生之路。可惜在他兒子上大學的時候,他老婆過世了,老婆不愧為是老師,在臨死前讓他把房子過戶到兒子名下,錢也都給兒子。那個年代出這種事情挺吃驚的。
高高大大的兒子畢業也當了幾年老師。覺得自己更喜歡當警察。就辭職去當了幾年警察。再後來就辭職警察。直接躺平一躺十幾年。不結婚不生孩子不談女朋友,現在40多歲,就靠他退休金養家糊口,每個月得給兒子一些錢相當房租。他的養老金是當地人的2倍左右。這些年我哥的發小一直在找老婆路上,領回家就被那種生活方式氣跑了。
真不知道。孩子的媽媽當年選擇,把房子,與錢都留給孩子是正確的選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