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絳”這個字,我是先會寫,後來才知道其讀音和意思的,而學會這個字則源於老師對我這個錯別字大王的懲罰。
記得小學二年級時,班主任教了“降落”這個詞,結果我的課外作業本上把“降落”都鬼使神差地寫成了“絳落”。第二天班主任把我叫到講台,罰我默寫30遍“降”,結果我最後一遍又寫成了“絳”,氣得班主任罰我課後寫200遍“降”字。我到也認真,還在字典上查了“絳”字,知道了“絳”是大紅色的意思。
挨到上中學後,我看古文和小說,發現這個“絳”字時常用來描寫小姐丫環的著裝及用品等,我就設法在女同學身上尋覓這個顏色,可惜那年月班裏都是些土妞,尋覓無果。不過有一次班上有個叫曹補蘭的女同學,她因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而羞紅了臉,讓我一下看到了絳色。後來我又發現每天下午太陽落下時,西曬的陽光時不常會把另一個叫武玉花的女同學的臉曬得燥熱而變成絳色。所以我對“絳”字有了很深的印象,也一直記著這倆女同學的音容笑貌。等到有了女票時,她總誇我唇型好,非要調皮搗蛋地在我嘴唇上練次手,我抵擋不過隻能同意,但我告訴她隻能塗絳色的,最終把“絳”降落到了自己身上。按說我與“絳”字挺有緣,可事實上我這一輩子也沒個大紅的機遇,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