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不是啥產能的問題。
電動車有著足夠大的市場。
當中國剛進WTO。
中國有抱怨過可樂產能過剩嗎?
卡特皮拉產能過剩嗎?
沒有。
沒有權利和能力抱怨。
隻有接受的份。
到今天。
中國也沒抱怨阿斯麥爾產能過剩和高端芯片產能過剩。
現在怎麽中國電車就產能過剩呢?
主要是中國實在太強了。
無論在專利/原材料/產業鏈。
全都在中國人手裏。
造成碾壓性的優勢。
現在外國隻有用還是不用電車的問題。
用就必須麵對國產車洶湧而至的問題。
不用就必須麵對怎麽對環保交代的問題。
哪怕是禁了國產電車。
肯(敢)投電車的廠家都不多。
完全沒有競爭力。
包括綠能產業也一樣。
原因很簡單。
隻有中國是在認真在搞環保。
真的認真對待減排。
真的在產業轉型上下功夫。
期間肯定會對傳統產業造成一定衝擊。
有不少的傳產受影響。
過程有些痛苦。
但是比進WTO比08年那會好多了。
至少人們手裏富裕些。
隻是不吃鼎泰豐吃陶陶居而已。
但是想想在大西部的比亞迪流水線上做也能掙4000塊。
比一般的傳產行業甚至是富士康的蘋果生產線的員工工資的還高。
這種痛苦是必須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