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本身其實也是一份工作,政府發些福利支持鼓勵他們工作起來繁榮經濟。所以被理解並支持的:)

例如去超市/考斯考等實體店買吃喝日用品都要花時間,出力,開車,費油,裝卸推拉,用腦比較省錢是否需要等等。網購也要用腦分析比較等等。甚至即便去餐館吃頓飯也是要一定時間,能量的等等。

年輕體健腿腳靈光的沒啥。其它人就不一定了。例如偶今早去IHOP時看到前麵一對老頭老太,老太太行動不便,老頭就扶她前行。偶本可以輕便的走過停車車場先進店的。但看到老頭的車好像是先停的,應該是先到的,就停下等讓他們慢慢的先進去,然後再進店。吃早餐時看到一桌5個560的男女,有3個過重,明顯的行動會不靈光,出來一次不容易。

總之,就是說一個人去消費/花錢本身這個活動就是對經濟的正麵貢獻和促進。如果發福利20刀,他消費了20刀,實際上經濟上是賺了。很可能他消費40刀,花20元食品卷,又花10元酒,10元套套,賺大了。這和沈陽網紅名店老四季手拉麵一個套路:現場師傅手拉麵雞湯5元一碗非常的便宜給力。但是你去了,很可能不會隻吃一碗湯麵的,你會再加個雞架骨,和配菜例如榨菜,和一瓶雪花啤酒的。20元是期望的預算消費。也可以說福利和商家的折扣是類似的,隻不過是針對消費群的差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