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巴黎街頭,不經意間便會與浪漫、美好相遇。浪漫時尚、優雅從容仿佛也已經成了這座城市的代名詞。
喜歡這裏一幢幢充滿曆史厚重感的建築,恢宏大氣、又不乏藝術與時尚的浪漫氣息。不過,與打卡人山人海的著名景點和地標建築相比,更喜歡迎著暖陽,悠閑地漫步在安靜的街頭巷尾,來感受這座城市的溫暖與魅力。
於是,巴黎的最後一天,放棄了特種兵式的節奏,選擇在塞納河左岸的第五、第六區悠閑地欣賞這座城市。
因為這兩個區雲集了許多著名學術機構、大學和博物館,所以文化氛圍極其濃厚,治安也非常好。安靜、整潔的街道上書店和咖啡館遍地開花,到處都散發著濃鬱的文化氣息,即使冰冷的建築也不乏浪漫與文藝。穿行在街頭巷尾,不經意間便會與驚喜撞個滿懷。
早晨從巴黎聖母院,到莎士比亞書屋,再到先賢祠,一路走走看看,不知不覺來到了鬧市中的清幽之地—-盧森堡公園。
?
它是巴黎市內最大、最美的公園,也是讓海明威忘記饑餓的地方。
園內,無論是綠植、花卉、雕像,還是噴泉,皆可見布局的精心與別致。散布園內的106座雕像,有名作家、藝術家,還有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與動物。特別是大花壇兩側的20尊女性雕塑,均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女性或王後,它們個個線條細膩,栩栩如生。
一座雕像,一個故事,這裏既是雨果《悲慘世界》中冉阿讓和珂賽特經常來散步的地方,也是凡高、盧梭作品中屢屢出現的地方。

宮殿前方的八角水池,幾個童心未泯的老人在興致勃勃地遙控著精致的小船。這絕對是一個逃離都市喧囂的寧靜後花園。
從盧森堡公園東門出來,是一條筆直的景觀大道,同凡爾賽宮一樣,林蔭道上高大的樹木被修剪成整齊劃一的長方體,造型別具一格。
遠離繁雜、喧鬧的景區,在狹窄清淨的街道上信步閑遊,不知不覺便來到了索邦大學。一幢充滿異域風情,且很不巴黎的紅磚建築映入眼簾,牆上還有一些精美、細致的浮雕……
很喜歡這些法式建築中懸挑的小陽台。
這些迷你小陽台進深很淺,大多有著精巧細膩的巴洛克裝飾,上麵擺滿了各種花卉,浸融著一杯紅酒敬月光的法式浪漫。而我們的陽台承載的卻是晾曬衣物,擱放東西的使命。
除此之外,巴黎的浪漫還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館裏,其裝飾風格或複古、或溫馨、或典雅、或高貴,置身其中讓人覺得不是來品咖啡的,而是來欣賞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無意間打卡了兩個巴黎享譽百年盛名的網紅咖啡廳--雙叟咖啡館和花神咖啡館,它們僅一街之隔。據說海明威在這裏寫作,薩特、波伏瓦來這裏聚會,畢加索、加繆也常常光顧於此。
傳奇不滅,隻是所托非人。現在的花神咖啡館,隱約可見舊時的形貌---低矮的木椅、高靠背的卡座、深色的隔板、米色的牆身,還有金色的圍欄與馬賽克地麵……就連男侍者們也都是穿著與舊時一模一樣的製服。
隻是如今的座上客早已不是舊時人物。他們大多數可能是遊客,抱著打卡的心情到此朝聖一番,喝上一杯咖啡或是一杯熱巧克力,便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也許便是隔壁的雙叟。
說起咖啡,很多人會聯想到巴黎。咖啡館是巴黎的靈魂,而巴黎又是許多人心中向往的浪漫之都。
塞納河左岸是巴黎的榮耀。左岸的文化氣息與右岸的商業氣息截然不同,它既沒有浮華的那一麵,也不是巴黎權力和財富的象征,但卻是巴黎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