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裏行程請參見:《2023 西西裏公交遊(1):行程和概覽》
那不勒斯上篇:
蒙麵紗的基督 (Museo Cappella Sansevero,Veiled Christ) | 新耶穌教堂 (Chiesa del Gesù Nuovo) | 海邊廣場和拱廊 (Galleria Umberto I) | Castle Sant'Elmo 登高遠眺“裂縫”(Spaccanapoli) | 市井風光 | 住宿
那不勒斯下篇:
龐貝古城 | 卡拉瓦喬“七善事”(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 | 聖嘉勒修道院 (Complesso Monumentale di Santa Chiara) | 美食 |交通
***沉睡的古城龐貝***
在那不勒斯的第三天,我們去了龐貝 (Pompeii).
插播一下那不勒斯的交通。風情的H大俠和Ann親測並推薦的那不勒斯3天通票,我們沒做好功課去買,在這裏留個底給自己將來的重訪,也給需要的同學們。確實很值,包括了省內(對,不僅是市內)交通,以及頭三個博物館的免費(去一趟龐貝再看個考古博物館就值回票價了):
https://www.campaniartecard.it/napoli-3-giorni/?lang=en
我們住在那不勒斯下城中心,周邊景點均可走到。坐過三次地鐵分別是去城堡登頂、到火車站去龐貝、到火車站去羅馬。
1. 那不勒斯人真熱愛塗塗抹抹,滿城都是牆畫和塗鴉,地鐵車廂也不放過。
去龐貝要去中央車站 (Napoli Centrale) 坐維蘇威環線的窄軌火車 (Circumvesuviana). 網上有很多指南,還有人拍Vlog說怎麽去火車站、怎麽找到買票上車處等等,說“製造焦慮”有點不厚道,但確實沒那麽複雜。雖然火車站有三層、很大很擠,但跟著標識就能找到。即使什麽也不知道,隻要說去Pompeii就會有人幫忙指路,太有名的地方了啊。
2. 畫在雙麵懸空的鏡子上的人像,可以和他們一起玩自拍,很有意思。
3. 再來一個
4. 去龐貝的火車是通勤車,挺擁擠的,沿途經停幾個小站;所以除了遊客,還有當地通勤者,當然也少不了扒手。網上總有人說車上小偷如何厲害,我覺得不必膽戰心驚。我們從始發站上車,妥妥地坐穩了,警覺一點就好。當然我連包都不帶,一點零錢在背心內袋裏,小偷也懶得理我。
龐貝不是終點站,不過不會錯過的:有大批下車的遊客。
下車走向進口處的一路會遇到很多掛著工作證的人來兜售門票,看著很正式,但他們都是旅行社的。他們的票比官價隻貴兩歐,但是他們不提供龐貝的大幅導覽地圖,同時會強力兜售自家的導遊服務。也談不上上當,但如果不是旺季,何不去官方售票處排一會兒隊呢?
5. 龐貝售票處
龐貝古城的曆史,專業人士和民間的各種研究和作品可謂汗牛充棟,我不想自不量力地胡抄亂說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定格了這個古城曾經的繁華,也讓所有的浮華盛世、愛恨情愁、掙紮苦難......一夜清零。
6. 進門處就是宏大的議事廣場。
7. 這是個有雅興的當地人,還是帶著心愛的貂貂看世界的遊客?
8. 千年古城的遺跡,默默地看著變幻的世界。
古龐貝曾是古希臘的殖民地;公元前89年,古羅馬在戰爭中趕走希臘人,將龐貝歸屬羅馬帝國。之後不到百年中,龐貝成為僅次於古羅馬的帝國第二大城。城裏有議事廣場、太陽神廟、鬥獸場、大劇院,更有繁華的商鋪食肆、浴室妓院;在城外,人們利用肥沃的火山土質,開發了大量的檸檬園、葡萄園;在鼎盛時代人口達到2.5萬;貴族們驕奢富足,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9. 鬥獸場側門
10. 街道
11. 小作坊的庭院
12. 街道上凸起的石塊,不僅是雨天的墊腳石,也可以緩衝戰馬和車隊,類似現在的speed bump.
13. 富有人家的家裏裝飾著牆畫
14. 比較好的牆畫被移到龐貝的小博物館了,更多更好的搬去了那不勒斯城裏的考古博物館 (Naples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15. 據說當時的龐貝有多達25家妓院。遺址中發掘出來的妓院是參觀者的熱點,如果看到門口排隊、工作人員限時放行的那個小破房,就知道目的地啦。春宮畫之一。
16. 悲愴的武士背影。這個青銅雕塑和遺址中其他二三十座青銅雕像,都是波蘭雕塑家Igor Mitoraj的作品。記得西西裏神廟穀那個被熔斷翅膀的少年嗎?也是他的作品。
17. 遠眺維蘇威火山
大文豪歌德在造訪龐貝之後寫下:"Many disasters have befallen the world, but few have brought posterity so much joy". 這"joy"粗看起來讓人有點不適,但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呢?瞬間的毀滅,千年的不朽,給人類帶來無盡的思考和領悟。
總之,龐貝古城必須親曆其中,才能體會那種對不朽的文明、對曆史長河的震撼,以及對人類、更對自己這個渺小個體的謙卑。
*** 那不勒斯的卡拉瓦喬***
卡拉瓦喬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即是才華橫溢的畫家,也是桀驁不馴的浪子。他帶來的自然主義,用物理層麵的精確觀察,加上戲劇性的光影對照,既用寫實手法勾勒平民的生活,也淡化宗教人物的神話光環。他的畫風和手法,當時曾引起爭議,但也得到很多推崇和資助。若不是後者,他也不能在羅馬犯事之後,躲到那不勒斯繼續作畫。
18. 牆畫:卡拉瓦喬和教皇
慈悲山教堂 (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 是七位那不勒斯貴族在1601年創立的,顧名思義是慈悲為懷、扶助貧弱。當時卡拉瓦喬在羅馬犯了命案,逃到那不勒斯避風頭,教堂的創始人就委托他以天主教的“七善事/Seven Works of Mercy”為主題作畫,弘揚慈悲情懷。
原意是請他畫七幅畫掛在教堂裏,但卡拉瓦喬把所有的場景畫在一幅巨大的油畫裏,分別展現了:安葬死者、探訪囚犯、陪伴病人;讓人有屋安生、有衣蔽體、有食果腹、有水解渴;畫麵中心的天使代表了恩典,以及對人類的憐憫。這幅畫日後也成了卡拉瓦喬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19. 慈悲山小教堂坐落在一個小巷子裏,不太好找。
20. 這幅大畫掛在祭壇正中。邊上的電腦屏幕上有詳細說明,可以對照著講解一點點仔細看畫的細節。
21. 拉近看看。
22. 參觀教堂的聯票包含了去隔壁的小畫廊。感謝“一方天地”的遊記,讓我知道從畫廊可以俯瞰教堂祭壇,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幅畫。
23. 看看,就是這個小窗口。
24. 從小教堂的窗口,可以看到小天井裏的方尖碑 (Obelisco di San Gennaro),也是從“一方天地”的遊記裏學到的。
***聖嘉勒修道院 (Complesso monumentale di Santa Chiara)***
25. 記得上集中登高看“裂縫”時遠遠望去的那個綠頂大建築嗎(下圖右方)?那就是聖嘉勒修道院。位於上集介紹的“新耶穌教堂”對麵。
26. 寬大的庭院中有64根八角形立柱,彩釉陶瓷的貼麵上畫滿了鮮豔的花果。寬闊的花園被彩柱分為規整的四份,修剪成型的灌木為邊,中央或點綴著噴泉、或種滿花草。
27. 更精彩的是立柱之間的座椅,椅背上布滿繪畫,既有神話故事,更有生活日常:狩獵、捕魚、耕作、聚會、娶嫁......
選幾個看看:
28. 彩繪之一
29. 彩繪之二
30. 彩繪之三
31. 彩繪之四
32. 彩繪之五。我最喜歡這幅,喜慶、熱烈。
33. 聖嘉勒修道院的建築本身中規中矩,但她的回廊讓人驚歎。回廊的內壁畫滿了半濕濕壁畫 (mezzo fresco),講述了聖方濟各的一生。回廊頂部也雕刻出繁複而延綿的圖案。
***美食***
那不勒斯是披薩的發源地。正宗的那不勒斯披薩"Marinara/水手披薩“就是麵餅加番茄醬,如同美國的"Plain Pizza";還有一款加了奶酪和羅勒葉子、紅白綠三色的披薩叫Margherita,據說是1889年國王翁貝托一世和王後Margherita到那不勒斯巡視,王後最喜歡的一款,又正好是意大利的國旗色,從此走紅天下。
行前抄錄了幾家披薩店鼻祖的信息和別人遊記裏推薦的好餐館。但我們並沒有按圖索驥。在住處附近吃過一兩家小館子和夜市,覺得不錯,也就沒有刻意去找名店打卡了。
34. 夜晚的“裂縫”裏熙熙攘攘,街邊都是酒廊食肆。
35. 住處附近的一家店裏的披薩就足夠好,我們連續吃了兩三次。和美國的比,我覺得好吃之處是比較清淡,剛烤出來有嚼勁的麵餅、加上各種新鮮的toppings,想不好吃都難。
36. 每次去都看到很多當地人在店裏吃,還有大人孩子們的各種聚會,讓我們相信這家店至少是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和消費水準的。
除了披薩,那不勒斯各個餐館都有些拿手菜,基本都是接地氣的風格。
37. 某次吃飯叫的前菜。涼拌八爪魚不錯。
38. 另一次晚飯的開胃菜
39. 晚上各個街頭小店生意紅火,大家邊吃邊喝邊扔垃圾,當地人見慣不慣。清潔工會隨時打掃,但總是掃得不如扔得快,徹底打掃還得等夜深人靜曲終人散時。
40. 這幾位當地人特別熱情,拉著我們和他們一起吃喝、一起拍照。每個人都笑得齜牙咧嘴的,回來看了特別可樂,也特別懷念當時無拘無束的那種快樂。
41. 街頭烘培坊很多,各色甜點很誘人。最著名的當屬西施舌Sfogliatella.
總之,我非常喜歡那不勒斯這座活色生香的城市。雖然雜亂、喧囂,但既有滄桑的曆史感、又有滿滿的煙火氣,像我上集所說,像極了一個聰慧、狡黠、靈動、魅惑的女孩,覺得她有缺點卻又欲罷不能。
42. 再見,那不勒斯!
謝謝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