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補讀了dahuigou的帖和跟帖,有一點感想,純屬我個人的感想。
人到了五、六十歲的階段,正在搭上末班車走向風險更高的不確定性,
也許有一天就不見了、真的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這個時候,特別是曾經有過豪情的男人,都會意識到生命的卑微、個體的渺小,
一種我的時代已遠去的惆悵和不甘。
我理解去這麽偏遠的地方工作,是為了錢、為了生存。還能賺錢,起碼證明還活著,還有一點現實價值。這對男人很重要。
同樣,在家裏談台海,也是一種安放,安放僅存的能量、活著的能量(如果有一種現實的事業在幹,是不需要這種安放的)。
如果兩個人從年輕走到老、如果兩個人曾一起經曆風風雨雨、如果兩個人曾一起建設家和養育孩子,
人生的得失和輸贏都應該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憐惜、是諒解。
共同走過人生重要的歲月、都付出了人生和時間,
看著生命在枯萎、看著好景在消逝,
憐惜、諒解,才能相依為命。
幾十年的感情(親情)、幾十年的付出、共同的家和孩子,
這些都是牢固的基礎,
多一點體諒、多一點憐惜,
才能真的發自內心的生死與共、溫情脈脈。
偏遠的、人煙稀少的地方,
也許正是老年感情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