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的

來源: G&G媽 2023-12-14 14:07:4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34 bytes)

小丫頭現在12歲了。

十幾年前,這個親戚也是45-50歲之間,兒子已經在上大學。羨慕別人有女兒,特別想要一個。因自己過了生育年齡,由於計劃生育政策,決定收養一個。

這個媽媽就是一個性格特別偏執的人,要做到什麽,拚死也要做,跟你老婆有一拚。想著女兒是小棉襖,兒子成長過程中,她忙著做傳銷,孩子教育參與比較少,現在要搞一個女兒潛心打造(要打造一個人的想法真的很嚇人,後來的結果也證明了這點)。

於是各種渠道,中間還被人騙錢,終於收養了一個未婚男女朋友(和她兒子同齡)生下的小女生。

他們的經濟條件還是不錯了,她也早早退休了。於是潛心打造孩子。由於她自己性格的偏執和對孩子期望過高,在我看來她的教育方式就是殺豬式的,孩子非常叛逆,厭學,不得已,在小學3年紀因為跟不上公立學校,轉到了國際學校,一年20-30萬的學費,結果還是不行,成績清一色的C,麵臨被學校驅逐的風險,各種補習,每年N萬,雞飛狗跳。她不檢討自己教育的缺失,帶著孩子去做心裏評估,結果人家就說孩子有ADHD。這下好了,她脫罪了,見人就訴說,孩子有ADHD,潛台詞就是現狀不怪她。

小孩現在在初中,因為麵臨被退學的可能性(很大),退了學,無處可去,除非上技校,她那麽要強,當然不甘心,於是就琢磨著送到美國上私校。但是麵臨兩個困難,一個是學習太差,不容易被錄取,但是她這一頭牛的性格,就想找各種中介來包裝,能不能成,就不知道了,錢肯定要花一大把。第二個,就是這幾年美國物價大漲,現在boarding 私校,一年費用已經8萬多美元,小學,初中,高中加大學,一路的教育費用幾百萬軟妹幣。幾年前就有把孩子送到美國的想法,我說你要考慮通貨膨脹,但是她根本就沒聽進去,到了跟前,才發現自己的財力也沒那麽雄厚,不得不說她在這個女兒身上太拚,就琢磨著賣房或貸款之類。

我跟她說了,你現在在這個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和錢,都是親生孩子(已結婚生子)的很多倍,他兩口子會有想法,特別是賣房。她說,他管不著,我的錢,愛咋花咋花。我無語,估計等她七老八十了,兒子不會待見她,也許丟一句,讓你女兒給你養老吧。

說說親子關係,因為她控製欲特別強,她們家天天就像殺豬似的嚎叫,鬧起來,這孩子動手打她。她的性格強勢,沒有一個人能製住她,偏偏一物降一物,這孩子就能製住她。弄成這樣,希望將來這孩子貼心孝順她,懸!

當然生下來就抱到家裏養了,對她來講,和親生一樣,因為花的精力大,甚至比親生的都親,人家自己不後悔(嘴上),咱外人也沒啥好說,隻是現在把她愁的不行。

我的觀察,不管是這個親戚,還是你老婆,都是要把自己偏執的欲望投射到一個事情上,如果是一件事,一個愛好,很好。如果是一個小孩,8成是悲劇。

所有跟帖: 

俺們用嘴抬杠,她用生活抬杠, -偶爾短路- 給 偶爾短路 發送悄悄話 偶爾短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4/2023 postreply 14:14:28

各種例子都有,我同事家領養好幾個就其樂融融的 -9876543- 給 987654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4/2023 postreply 14:24:49

給老人養老不需要很多智商。她真有可能能指望上這孩子養老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4/2023 postreply 14:28:09

這是個好故事,給我們很多啟示。自己都沒能力把自己照顧好,就不要害人。有人因為信仰,慫恿人生養,後果不關他的。 -無言無語無聲- 給 無言無語無聲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4/2023 postreply 16:12: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