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在國內時曾去圖書館裏查閱了貝多芬和莫紮特的手稿,發現風格大不一樣。論字跡,莫紮特手稿清晰漂亮,一氣嗬成,很少有改動,初稿即能出版。貝多芬的手稿完全不同,字跡潦草,到處有塗改、返工痕跡,音符和符杆經常錯位,很不工整。
想說的是,作品如其人。貝多芬肖像就顯得頭發倒豎,暴躁、不服,而莫紮特的樣子看上去就溫和、細膩多了。
閉上眼睛聽,莫紮特的音樂如行雲流水,文章天然成,妙手偶得之,文思如泉湧,一如他的手稿,一氣嗬成。貝多芬的音樂氣勢磅礴,粗獷有力,與自然搏鬥,與命運抗爭。細聽之下,貝多芬的作品能聽出些人為斧琢的痕跡,而且從四重奏、器樂協奏曲、至交響樂,能找到雷同之處。比如貝多芬的第六鋼琴協奏曲,幾乎逐句“抄襲”了自己的小提琴協奏曲。猜測貝多芬好不容易想到一個動機,趕緊反複使用。莫紮特在短短三十五年生命中,寫下了一千幾百件作品,件件是精品,而且不帶重複的。
竊以為莫紮特是天才,貝與莫比天分略遜。當然囉,這兩位都是古典樂壇上的帝王角色,我凡人一個,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置評的,列為看官看完一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