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十年代三環周邊還有很多地。四環周邊就更別提了。令開發商垂涎的朝陽區

來源: julie116 2023-09-02 11:55: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1 bytes)

海澱區都有不少農民戶口。城市化進程是個圈地收保安費服務費的進程。榮耀的是高樓大廈和有管理權的階層。平民百姓多了一層管理者而已。封樓的時候弊端立馬呈現

所有跟帖: 

三環外都是農田,海澱都是種水稻的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1:59:41

海澱的農田被大機關擁有的不少。朝陽散戶農民多些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1:04

北京種植水稻?如果屬實,不如種麥子,北京缺水,成本太高。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2:12

海澱的水稻是很有名的,現在看不見了。當年上學天天從田埂上走,也就40年的光景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51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6:45

農科院的試驗田?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9:39

農科院的田有限,在清河那邊。海澱的原住民都是農民,要種地的 -南俠- 給 南俠 發送悄悄話 南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16:16

90年代,動物園及白石橋不遠處,有很多農田 -npoaks03橡樹- 給 npoaks03橡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1:55

車道溝黃莊啥的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4:23

九十年代初, 出了二環路就有很多地跟農村一樣樣的。 -輕輕的我來- 給 輕輕的我來 發送悄悄話 輕輕的我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2:01

是的。我更喜歡那時候的北京。沒緊迫感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5:20

握手 -風吹柳花- 給 風吹柳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3:25:18

今天早上不是討論那個案子嗎?現在已經討論到農民出身啦 哈哈哈 -MayX- 給 MayX 發送悄悄話 May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3:58

越討論越偏:)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3 postreply 12:06: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